鼎路门
即安门。汉长安城南面中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张村。《三辅黄图》 卷1: “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亦曰鼎路门。”
即安门。汉长安城南面中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张村。《三辅黄图》 卷1: “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亦曰鼎路门。”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为鸣水江上源。《方舆纪要》 卷108兴业县: 穿江在 “县西十里。源出葵山,东南流二十里,有石山穹窿,水过其下,东入郁林州境,即定川江之上源”。
在今越南河内市红河东嘉林县境。《寰宇记》卷170交州:南定县有九宄山。《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北江府:九宄山“在嘉林州。一名东皋山。唐高骈建塔其上”。
在今江苏南京城内夫子庙照壁西侧秦淮河上。六朝时为浮桥,唐代始建木桥,明代改建为石墩木架桥。《清一统志·江宁府》:文德桥“在武定门之东、县学之右,其东为利涉桥”。
即今四川井研县东南四十五里竹园镇。明正德《四川志》卷19犍为县有竹园铺。清属荣县。嘉庆《四川通志》卷89荣县:竹园铺“在县西八十七里”。1951年划归井研县。
战国楚地。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北。《战国策·秦策三》:楚“南有符离之塞,北有甘鱼之口”,即此。战国楚地。在今湖北省天门市西北。《战国策·秦策三》:楚“南有符离之塞,北有甘鱼之口”。即此。
在今贵州贵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121贵阳府: 贵州驿 “在府城北”。
东魏置,寄治幽州军都城。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十七里。《魏书·地形志》 东燕州:“孝昌中陷,天平中领流民置,寄治幽州军都城。”北周废。东魏天平中置,治平昌郡(今北京昌平区西南)。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昌平区、延
①古代传说东海中的神山。《山海经·海内北经》: “蓬莱山在海中。” 《史记·封禅书》: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
在今四川巴中市西之西华山腰。《舆地纪胜》卷187巴州:西龛“在城西二里。盖郡治之主山”。旧有西龛寺, 已圯,今存摩岩造像五十九龛,一千九百余躯。多隋、唐时代作品。有五代前蜀永平元年(911)院主僧傅芝
即今江西余干县。《越绝书·记地传》:“大越故界,浙江至就李,南姑末、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