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江

龙江

①即今福建福清市东南龙江。《方舆纪要》卷96福清县:龙江在“县东南十里。其上流为县城南之龙首河,汇诸溪而东南广五里,初名螺文江,宋邑人林栗改今名,下流合海口江。……又东十余里入海”。

②又名蜀水。亦即《水经注》之浊水。下游名瑞河。即今江西西部锦江。为赣江支流。源出宜春县西北境慈化附近,东流到新建县南入赣江。《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龙江在“县北五里。源出县西百二十里金钟湖,东经大关岭,过龙山为龙河,又东入瑞州府境而为蜀江”。

③即今广东顺德市西北顺德水道。《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顺德县:龙江在“县西北四十里,即西江水也,流入县界,经龙穴山阳,谓之龙江,又东入南海县境,会于北江”。

④又名循江、龙川江、东江。即今广东粤江支流东江。晋左思《吴都赋》“目龙川而带坰”,指此。《寰宇记》卷159循州龙川县:“龙川江旧名浰溪, 自虔州安远县流至县界。”《明一统志》卷80惠州府:东江“出赣州安远县,南流过龙川、河源至府东西流,过博罗入广州界,即为龙川”。又《清一统志·惠州府》:龙江“自江西赣州府定南厅南流入龙川县境,合江西水,又西南受雷江水,又西南入河源县界。会新丰江,经县东而南,又南经永安县西百里,历永安、博罗二县界,左受神江、义容江、秋乡江,右受泷头、公庄诸水,西南经归善县,北受西江水,又西经博罗县南,又西入广州府东莞、增城二县界”。抵虎门入海。

⑤即今广东四会市北龙江。《寰宇记》卷157四会县:龙江水“在县东北。源出万金乡”。《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四会县:龙江在“县北百里。源出石港潭,滩石隘险,至金溪始漫流,可通小舟。经县东北二里出金冈山下,会于绥江”。

⑥亦名龙溪水。即今广西柳江西支流龙江。《元和志》卷37龙城县:“龙溪水,经县南,入潭水。”《舆地纪胜》卷112柳州:龙江“同上源出宜州,会于柳”。《方舆纪要》卷109柳城县:龙江“在县西。自庆远府宜山县东流入境,又东南流与融水合而为柳江”。

⑦今广西龙州县水口河及左江。《明史·地理志》 龙州:“南有龙江, 自交阯广源州流入,即丽江也。”

⑧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15宾州:龙江水“与都历小江合流。在迁江县北二里”。《方舆纪要》卷109迁江县:龙江在“县南三里。源出鹧鸪山之白龙洞,下流入大江”。

⑨在今广西宜山县北,为柳江支流。《寰宇记》卷168宜州龙水县:“龙江在州北一百步,源从抚水等州合流至城北,东流二十三里至柳、象、浔、潭、龚、梧等州,归于南海。”《舆地纪胜》卷122宜州:龙江“其江源自诸溪洞众流出,至州三十余里,谓之江口,近怀远寨合为龙江。古老相传:江道如龙,谓之龙江”。


(1)水名。柳江支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和贵州省东南部。源于贵州省三都县三洞乡,向南流经荔波县后入广西境,东流至柳城县凤山镇西注入柳江。上源贵州段称樟江。在广西境内上游称打狗河,中游称金城江,于宜州、柳城县两市境始称龙江。因传说八龙见于江中,故名。长367千米,流域面积 16449 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大环江、中洲河、小东江、天河等。水力资源丰富,已建有六甲、拉浪、洛东等电站。流域内矿藏资源丰富。干支流均可通小木船。(2)村名。在海南省三亚市东部。属海棠湾镇。人口 1200。原有一河与海相通,名龙江,过去商贸较活跃,逐渐形成聚落,遂以河名。产稻、甘薯、橡胶、甘蔗、槟榔、胡椒、椰子、杧果、菠萝、香蕉等。有公路通223国道。(3)即“西溪(1)(1)”。


猜你喜欢

  • 九江府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江州路置,治所在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德安、湖口、瑞昌、彭泽等市县地。1912年府废。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江州路置,治德化县(今

  • 金江市

    即今海南省澄迈县治 (金江镇)。1903年《广东省全图》: 海南岛澄迈县西南有金江市。1950年澄迈县迁治于此。

  • 周浦镇

    一名杜浦。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四十里周浦镇。元置下沙盐场及杜浦巡司于此。后盐场徙他处,巡司亦废。明嘉靖中又置三林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上海县: 周浦镇 “明嘉靖三十四年,倭贼自柘林移据周

  • 白峤山

    在今浙江宁海县东。《舆地纪胜》卷12:白峤山“在宁海县”。《方舆纪要》卷92宁海县:白峤山“在县东五里。亦曰白桥岭。《志》云:晋置宁海县,初治此”。

  • 陈家祠

    又名陈氏书院。在今广东广州市中山七路。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为广东七十二县陈姓合族祠及书院。祠占地1.3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式布局,东西阔80米,南北深80米,有九厅六院。庭院布局严

  • 休崲湖

    即岯崲湖。在今浙江上虞市西南。《南史·谢灵运传》:“灵运既不得回踵,又求始宁休崲湖为田。”即此。

  • 桦皮厂

    即今吉林永吉县西北桦皮厂镇。《清史稿·地理志》: 吉林府吉长铁路有桦皮厂站。《吉林乡土志》: “前清初年,满人重骑射,习弓箭,曾于此地辟设箭场,招致工人,制造弓箭及马鞍等。而所需材料,多为桦皮,故号曰

  • 布禄尔托海河

    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西南,为艾不盖河上源。《清一统志·茂明安》:布禄尔托海河“在旗东北四十里。源出伊克哈达图山,北流会爱毕哈河”。

  • 信都国

    西汉高帝置,治所在信都县 (今河北冀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深州、武邑、枣强、衡水、南宫、景县等县市及山东德州市的一部分地。景帝二年 (前155) 改为广川国。五年 (前152) 改为信都郡,宣帝

  • 高淳县

    明弘治四年 (1491) 以溧水县高淳镇置,属应天府。治所即今江苏高淳县。清属江宁府。民国初属江苏金陵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在江苏省南京市南部,北临石臼湖,西南与安徽省接壤。属南京市。面积802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