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泉水

龙泉水

①即今山西石楼县东屈产河。源出县东南,西北流至县西九十里入黄河。《水经·河水注》:“(土军)县有龙泉,出城东南道左山下,……龙泉水又北屈径其城东,西北入于河。”

②在今山东寿光市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35寿光县:二岳龙泉水, “在县西南二十里。一曰东岳龙泉水,出县西十二里,俗名北夹河;一曰西岳龙泉水,出县西南二十六里,俗名南夹河。北流至罗桥,合东岳龙泉水,注于清水泊”。

③亦名龙水。即石沟水。今山东青州市南石沟河。《水经·巨洋水注》:洋水“西出石膏山西北石涧口,东南径逢山祠西。洋水又东南历逢山下,洋水历其阴,而东北流,世谓之石沟水……亦或谓之为龙泉水”。

④一名龙渊水。在今河南西平县西。《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曰,韩卒之剑戟。出于“龙渊”等地。《索隐》引《太康地记》曰:“汝南西平有龙泉水,可以淬刀剑,特坚利,故有龙泉之剑,楚之宝剑也。”

⑤即今四川北川县东南之湔江(通口河),为涪江支流。《隋书·地理志》 北川县:“有龙泉水。”

⑥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北。《水经·河水注》:高平水“又北龙泉水注之,水出(高平)县东北七里龙泉,东北流注高平川”。《清一统志·平凉府一》:龙泉水,“《旧志》:今州北五里有暖泉,隆冬不冰,流入清水河。疑即龙泉水”。


猜你喜欢

  • 平山墟

    即今广东惠东县治平山镇。原为平山驿,清雍正八年(1730)于此置平山巡司。1958年改设惠东县。

  • 沐爱设治局

    1944年升沐爱镇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筠连县东南沐爱镇。“沐爱”为彝语姓氏“木乃”译音转写。1950年改为沐爱县。1951年撤销并入高县。1954年划归筠连县。1944年由高县析置,治今四川省筠

  • 禾山

    又名秋山。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北秋山。《舆地纪胜》卷31吉州:禾山“在永新县西北六十里,其趾五百里。昔有嘉禾生其上,故曰禾山。有甘露禅院。其巅平袤,奇峰累累,有覆舟之状者七十一。旧传唐宰相姚崇未遇时卜居于

  • 射陂

    即今射阳湖。在今江苏淮安、宝应、建湖三市县间。《汉书·广陵厉王胥传》: “相胜之奏夺王射陂草田以赋贫民。” 注: “张晏曰,‘射水之陂,在射阳县’。”即射阳湖。古湖名。在今江苏省北部里运河与串场河之间

  • 马公山

    在今山东桓台县西南。《方舆纪要》卷31新城县:马公山在“县(治今县西新城镇)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济南府二》:“山下有一亩石,周一里。不生草木,天欲雨,则云气蔚然。”

  • 胶济铁路

    又称青济铁路。清光绪二十五至三十年(1899—1904) 由德国修筑,自今山东青岛至济南。全长394公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日本占据,后收归国有。在山东省境内。东起胶州湾畔的青岛市,经潍坊、淄博至

  • 海盐县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上海市金山县(洙泾镇) 东南三十一里张堰镇南。西汉末县城沦于柘湖,徙治武原乡 (今浙江平湖市东)。东汉永建二年 (127) 又陷为当湖,徙治故邑城 (今平湖市乍浦镇东南海中)。

  • 唐马寨堡

    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南唐马寨镇。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 卷29辽阳州: 唐马寨堡在 “城西南七十里”。

  • 望部

    唐南诏的部名,属永昌节度。在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一带。

  • 古塘山

    一名万萝山。在今安徽绩溪县西北五十里。宋淳熙《新安志》卷5绩溪县:古塘山“在西北五十三里。高三十五仞,周十五里。西至黄石坑与旌德分界”。《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古塘山“一名葛萝山。缘麓以上,周遭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