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
东汉改郻县置, 属巨鹿郡。 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南新城东北。《后汉书·光武帝纪一》: “光武击铜马于。” 即此。 北魏移治今深州市西旧州, 属巨鹿郡。北齐改为安国县。
东汉改郻县置, 属巨鹿郡。 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南新城东北。《后汉书·光武帝纪一》: “光武击铜马于。” 即此。 北魏移治今深州市西旧州, 属巨鹿郡。北齐改为安国县。
①汾水支流。源出今山西翼城县东南,流经绛县、曲沃、侯马、新绛等县市入汾水。《左传·成公六年》: “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 《水经·浍水》: “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西过其县南
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三十里孟海乡。《寰宇记》 卷13定陶县: 孟海城,“ (隋) 孟海公陷曹州筑此南北二城”。
在今广东澄海市北三十里。清设把总驻守。
①在今河南商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0商城县: 界岭在 “县西南九十里。南接湖广麻城县界,因名”。②在今湖北枝城市北。《方舆纪要》 卷76宜都县: 界岭 “在县北六十里,与夷陵接界而名”。(1)山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滑州置,属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清属卫辉府。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徙治道口镇 (今滑县)。属平原省。1952年还属河南省。在
即今福建宁化县北安远。南宋绍定中改名安远寨。
在中亚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 (今乌兹别克斯坦一带)。公元前6至5世纪属波斯帝国行省。其地后来为康居的 一部分。
又名化榨关。即今贵州纳雍县西北化作苗族彝族乡。《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化乍关“在陆广河西北。夷人于此戍守”。
在今云南南华县东南。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
①在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资治通鉴》:唐长庆元年(821),“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奏败吐蕃三千骑于大石山下”。胡三省注:“大石山在鲁州东南。鲁州,六胡州之一也。在灵武西河曲之地。”②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南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