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三公府

三公府

三公治事府署合称。西汉初指丞相府等,成帝以后指丞相(大司徒)、大司马、御史大夫 (大司空) 三府,东汉指太尉、司徒、司空三府。皆为宰相府署,自行辟除僚佐,分曹处理日常政务。西汉后期至东汉,政归尚书,三府唯理庶政,行文上下,受成而已。魏晋南北朝沿置,多指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北周指太师、太傅、太保三府。时三公皆为名誉宰相,决策、发令、行政分属中书、尚书、门下等省,三府形同虚设,或亦参理庶务。隋、唐以来,三公用作加官、赠官,不置府。参见“三公”。


三公办公的官署。西汉时指丞相(大司徒)府、大司马府、御史大夫(大司空)府。东汉指太尉、司徒、司空三府。自己任用官吏,分曹处理日常政务。魏晋南北朝沿置。北周指太师、太傅、太保三府,但此时的三公皆为名誉宰相,形同虚设,其决策、发令、行政的实权,分属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隋唐以后,三公用作加官、赠官、不置府。参看“三公”条。

猜你喜欢

  • 士林

    1、文人学士。《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2、馆名。《梁书·武帝纪下》:“(大同七年)丙辰,于宫城西立士林馆,延集学者。”

  • 省卫生处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于省政府。卫生行政,原由民政厅掌管,多设有专科办理。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十二月十七日国民政府公布的《全国卫生行政系统大纲》,其第二条规定:“各省设卫生处,隶于民政厅

  • 经正太监

    官名。元经正监的副长官。员额二人,从三品。

  • 蒙藏事务局总裁

    官名。北洋政府置,为蒙藏事务局的长官,见“蒙藏事务局”。

  • 戎部员外

    官名。渤海国右六司支司戎部属官,位郎中下。

  • 斜谷监副监

    官名。唐朝将作监所统斜谷监副长官,置一人,从七品下。

  • 内谒者监

    官名。隋朝内侍省置六员,用宦者,从八品上。唐朝沿置,增至十员,正六品下。掌仪法、宣奏、承敕令及外命妇名帐。官名,隋、唐皆置此官,属内侍省,掌仪法、宣奏、承敕令及外命妇名帐等事。《新唐书·百官二·内侍省

  • 南面分司官

    辽朝职官类名。属南面官,非常设官,皇帝临时差遣官员,平理庶狱、采摭民情。有分决诸道滞狱使、按察诸道刑狱使、采访使。

  • 掌仪司员外郎

    官名。清朝内务府掌仪司之职官。额设八人,佐郎中掌司事。

  • 宣徽南院使

    官名。唐朝后期宣徽南院置,一人,武宗会昌七年(847)宦官刘遵礼曾由北院使改任南院使。五代迄宋,改用士人,或以检校为之,或领节度及两使留后,阙,则枢密副使一人兼领,亦有兼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者,其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