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官大夫

中官大夫

官名。南宋孝宗淳熙三年 (1176) 置,为太史局伎术官阶官。

猜你喜欢

  • 黄帝

    黄帝部落的首领称号。传说中的黄帝,是在我国北方发展起来的一些氏族和部落的祖先,与炎帝后裔共工同时。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缙云氏。这是许多氏族、部落融合到黄帝部落的反映。《史记·五帝本纪》中记黄帝同

  • 祠部司马

    官名。曲氏高昌国祠部次官,协助祠部长史处理本部事务。如被派遣至诸城相监检校,则称城令。

  • 南曹

    官署名。掌铨选档案文书。唐朝尚书省吏部兵部下属机构,高宗总章二年(669)置,因在选曹之南,故谓此名。分由吏、兵部员外郎一人掌判曹事,每岁选人,有解状、簿书、资历、考课,必由其核实。宋初沿置,以考核选

  • 学正

    官名。宋朝始置。初为太学职事之一。仁宗时,选差学生充任。神宗熙宁四年(1071)选上舍生分经为之,每经二人。熙宁末年,始正式命官充任,并仍参用学生,遂有命官学正与职事学正之别。命官正九品,三年一任。南

  • 士师

    官名。春秋战国置。主管狱讼刑罚的长官。《孟子·梁惠王下》: “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焦循正义: “士师,狱官吏也。” 《周礼·秋官 ·士师》:“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官名,主察狱讼等事。

  • 宛平县令丞

    官名。金置,见“赤县令(2)”。

  • 山东部郎中

    官名。明初户部、刑部所属山东部分置,各一人,正五品。参见“山东部”。

  • 云骑尉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置为散官八尉之一,正九品下,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帅都督置,为二转勋官,比正七品。宋朝为第十一阶勋官,秩正七品。金朝置为第十一阶勋官,正七品

  • 恢武将军

    官名。十六国后秦置。北魏沿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三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四品。见《晋书·姚泓载记》。武官名。北魏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正四品下。

  • 颁朔大夫

    司天散官名。金、元皆置。金为二十五阶之第六阶,秩正五品下。元十四阶之第三阶,秩正四品。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司天翰林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正五品下,称颁朔大夫。见《金史·百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