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五官挈壶正

五官挈壶正

官名。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于太史局置挈壶正二人,肃宗乾元元年(758)加号五官挈壶正,员二人,正八品上,掌知更鼓漏刻,隶司天台。辽朝置为南面官,属司天监,与五官司辰同掌漏刻、报时辰等事。明朝属钦天监,从八品。清顺治元年(1644)钦天监刻漏科置,初由汉人充任,后定为满、蒙各一人,汉二人,皆从八品。属官有五官司晨、博士、天文生、阴阳生等。掌刻漏、谯楼计时报更之事,遇祭祀、朝会及营建宫室都邑,则事先选择吉日。参见“挈壶正”。


官名。唐代司天台设此官,掌知漏刻。见《新唐书·百官二·司天台》。

猜你喜欢

  • 司官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属尚宫局,掌宣传启奏。唐朝改正六品。宋、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 后归其职于宦官。① 明清中央各部院等衙门属官之通称。主

  • 噶布式显下

    即“噶布什贤下”。

  • ①继承官职。《曶鼎铭》:“王若曰: ‘曶,令汝更乃祖考,司卜事。”②替代职务。《班簋铭》: “王令毛伯更虢城公服。”郭沫若注: “‘更虢城公服’是替代虢城公的某种官职。”

  • 西省义学士

    官名。南朝梁置,为文学侍从之臣。

  • 州院

    官署名。宋朝各州皆置,以录事参军主管,与同理院同掌本州刑狱之事。宋代州的审判机构之一,即录事参军的衙门。以录事参军为主官,原先只管民事,后来也兼管刑事。

  • 横榻

    侍御史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侍御史为端公南床、横榻、杂端”。

  • 断司

    官署名。宋朝司法机构之一。神宗元丰六年(1083),大理寺置,由大理评事、司直、大理正领之掌公案判决,大理正详审其当否,签押盖印,注明日期,然后送议司复议。

  • 在官

    居官任职。《尚书·虞书·皋陶谟》:“俊又在官”。

  • 左右司架阁库

    官署名。金置,见“架阁库”。

  • 度支部会计司郎中

    官名。清末度支部会计司主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三人,正五品。奏补。掌管本司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