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晋朝置。《晋书·律历上》:“泰始十年(274),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张华出御府铜竹律二十五具”,“问协律中郎将列和”。职掌当同协律校尉。
即“巴牙喇甲喇章京”。
官名。南朝梁置,陈沿之。武帝天监七年 (508)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一班,大通三年(529) 定制后班阶稍降,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二班。陈改定为拟七品,比秩六百石。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
官名。清末新陆军次等官阶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官员等级,分三等九级,始置。为次等第二级,任排长、掌旗官等,秩视千总,阶正六品。宣统元年(1909)修订,军官冠以某队(步队、马队) 、军佐
官名。北周置,正二命,为右侍伯中大夫的属官。参见“前侍伯中大夫”。
见“翼长”。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非常制,统领南京道诸路兵马。
官署名。即“虞衡清吏司”。
官名。即肴藏丞。
宋朝诸寺监少卿、少监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