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党正

党正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一党行政的长官。掌党的政教禁令。《周礼·地官》:“党正,每党下大夫一人”,“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及四时之孟月吉日,则属民而读邦法,以纠戒之。春秋祭禜,亦如之。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壹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父族,三命而不齿。凡其党之祭祀、丧纪、婚冠、饮酒,教其礼事,掌其戒禁。凡作民而师田行役,则以其法治其政事。岁终,则会其党政,帅其吏而致事。正岁,属民读法,而书其德行道艺,以岁时莅校比。及大比,亦如之”。


官名。周朝的地方官名,地位次于州长,管辖五百户,掌管本党的政令教治。古代地方编制是:五家为一比,五比为一闾,四闾为一族,五族为一党,五党为一州,五州为一乡。参看《周礼·地官·党正》。

猜你喜欢

  • 宜官曹

    官署名。北魏置。职掌不详,多以他官典本曹事务。《魏书·宿石传》: “(文成帝兴光 (454—455)中,(宿石)迁侍御史,拜中垒将军,进爵蔡阳子,典宜官曹。迁内行令。”

  • 左光禄大夫

    官名。三国魏置。《三国志·刘放传》:“正始元年(240),更加(刘)放左光禄大夫,(孙)资右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仪同三司。”作为在朝显职的加官,以示优崇,或授予年老有病者为致仕之官,亦常用为卒后赠官。

  • 典簿

    官名。①宫廷女官。隋炀帝始置,二十四典之一。员二人,从七品,属尚宫局,为司簿之佐,掌宫人名籍及廪赐之事。唐朝沿置,员二人,正七品。宋沿置,属尚书内省,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后,尽

  • 宫府寺

    官署名。即太子家令寺,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改家令寺。参见“太子家令寺”。官署名。其长官称宫府大夫,从四品上,总理食官、典仓、司藏三署,掌管饮食、仓储等事,“皇太子出入,则乘

  • 小内史上士、中士、下士

    官名。见“内史上大夫、中大夫”。

  • 晋阳宫教博士

    宦官名。北齐置,属长秋寺晋阳宫署。从九品上,员二人。

  • 总董

    清末至北洋政府初期城镇自治组织职员名。见“董事(1)”。

  • 副招讨使

    官名。金朝招讨司置,员二人,从四品,佐招讨使招怀降附、征讨携离。元朝招讨司不设达鲁花赤者亦置一人。明朝或置副招讨。

  • 长宁宫马群司

    官署名。辽北面宫官。掌长宁宫马群饲养蕃息之事。设侍中等职。

  • 管领大都等路打捕民匠等户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中政院,设于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掌隶属于皇后宫的人户一万五千。置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副总管各一员。下辖在京二提举司及涿州、保定、真定、冀宁、河南、大名、东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