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华侨教育设计委员会

华侨教育设计委员会

教育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公布的《教育部华侨教育设计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其职务为拟订改进华侨教育方案,调查华侨教育情形,计划华侨教育经费,计划其他关于华侨的教育及文化事宜。委员会由当然委员、聘任委员与名誉委员组成。当然委员包括中央执行委员会侨务委员会二人,由侨务委员会指定;与华侨教育有关系的国立大学校长;教育部部员三至五人,由教育部部长指定;聘任委员七至九人,由教育部部长就明悉侨务的教育专家及经理华侨教育行政或办理华侨教育著有成绩者中指定;名誉委员无定额,由教育部部长延聘侨界热心教育人士充任。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三人,由教育部部长聘请;处理员三人,处理会中常务;于必要时得设秘书一人,事务员二人,商承常务委员办理会中一切事项。本会每两个月开全体会议一次,每半个月开常务会议一次,开会时由常务委员互推一人为主席,所拟关于华侨教育计划由教育部部长核定施行。

猜你喜欢

  • 外城巡警总厅刑事巡查所

    同“内城巡警总厅刑事巡查所”,参见该条。

  • 开封府司录司

    官署名。北宋开封府所属司法机构,掌审讯狱囚。

  • 丰德库使

    官名。唐末所置内诸司使之一,主丰德库务。五代后梁沿置。官名。唐置,《唐会要》卷七十九所引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四月敕中有丰德库使之名,可能丰德库为内廷库藏之一,设使以管理之。五代后梁沿置,见《五代会

  • 计长

    官名。清末陆军部审计处和海军部主计处均以计长为主官。参见“陆军部审计处”、“海军部主计处”。

  • 国子录

    官名。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改国子监学录置,正九品。宣和三年(1121),改为太学录。

  • 携仆

    官名。西周置。周王左右近侍之臣。一说即“寺人”“内小臣”《尚书·周书·立政》: “左右携仆”。孔安国传: “左右携持器物之仆”。孔颖达疏: “谓寺人、内小臣等也”。

  • 中外府

    官署名。即“都督中外诸军事”府的简称。北朝置。设长史、司马、司录、从事中郎、掾、属、诸曹参军、行参军等府佐。因北魏末高欢父子、西魏宇文泰及北周时宇文护等皆以“都督中外诸军事”身分控制朝政,故府佐的实际

  • 知宗正寺丞事

    官名。北宋前期,宗正寺卿、少卿、丞皆为寄禄官,不领本职,别置判宗正寺事,若判寺事缺,则以宗姓朝官以上知丞事,掌奉诸庙诸陵荐享之事,司皇族之籍。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宗正丞复为职事官,实领

  • 殿庭仪礼司左司副

    官名。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改殿庭仪礼司副使为左、右司副,各一人,正八品,佐司正掌朝会典礼等事。三十年改殿庭仪礼司为鸿胪寺,左、右司副等官并罢。

  • 香药库使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3)中置,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阶官。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