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南司

南司

① 御史中丞别称。南北朝时称御史台为南台,御史中丞为台中长官,故名。《宋书·江淹传》:“以本官兼御史中丞,时明帝作相,因谓淹曰: “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 今为南司,足以震惊百僚。”② 唐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通称。时三省共议国政,其署皆设在宫禁南,故名。亦称“南衙”。《旧唐书·宋申锡传》: “谋反者适宋申锡耳,何不召南司令议? ”


1、指御史中丞。南北朝时御史台在尚书省南,称南台,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长官,称其为南司。《通典·职官六·中丞》:“自齐梁皆谓中丞为南司。”《梁书·江淹传》明帝谓江淹曰:“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震肃百僚。”

2、指宰相官署。唐朝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议国政,为宰相职务,三省皆在大内南面,所以叫南司,又叫南衙。《旧唐书·宋申锡传》:“谋反者适宋申锡耳,何不召南司会议?”

猜你喜欢

  • 善后局

    官署名。清朝后期,在有战事的省设善后局。负责处理特殊的事务,督、抚可以不按常规支款办事。

  • 左右司御卫

    东宫警卫机构。见“左右宗卫率府”。

  • 郡科曹

    郡分职诸曹之一。晋置,《隶续》二一《司马整碑阴》有科曹掾,在贼曹、兵曹之下。其职掌不详。

  • 阿尔巴布伯克

    官名。清朝新疆回部官员之一。掌理差役之事。喀什噶尔、叶尔羌各设六品伯克一人,乌什、库东等地设七品伯克四人。

  • 京兆府司竹院

    官署名,金朝置,掌薅养竹园採斫之事。其官有管勾一员,从七品。司吏一人。监兵百人,供劳役。见《金史·百官二》。

  • 左军校

    陆海军官佐等级名。见“初等官佐”。

  • 总理事务处

    官署名。清朝乾隆(1736—1795)初取代军机处的一个政务机构。雍正十三年(1735)十月,高宗即位,裁“办理军机处”设。原办军机事务之大臣除任总理事务王大臣者,余均命回本任。乾隆二年(1737)十

  • 中书执政事笔

    即以中书令主持政务之名义,为政事堂秉笔宰相。唐高宗弘道二年(684) 中书令裴炎以此名义移政事堂至中书省,主持宰相议政,总其记录,并更直承旨。

  • 长秋令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内侍省为长秋监时置,为长秋监长官,正四品,用士人。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长秋监为内侍监后省。官名。隋置,为长秋监的长官。见“长秋监”。

  • 九大夫

    官名合称。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新增散职,即光禄大夫(从一品)、左、右光禄大夫(正、从二品)、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正议大夫(正四品)、通议大夫(从四品)、朝请大夫(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