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农寺

司农寺

官署名。北齐始置,为管理仓储市易,供应宫廷粮食薪菜、百官禄廪的事务机关。设卿、少卿、丞各一员,领平准、太仓、钩盾、典农、导官、梁州水次仓、石济水次仓、籍田等署。历代沿置,掌粮食储积、仓廪管理及京朝官禄廪、朝会祭祀供御之供应事务,其政令仰承户部。隋初置卿、少卿各一员为长贰,属官有丞五员及主簿、录事等,领太仓、典农、平准、廪市、钩盾、华林、上林、导官等署,炀帝增少卿为二员,置上林、太仓、钩盾、导官四署。唐朝因之,又辖诸监、屯监。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名司稼寺,咸亨元年 (670) 复旧。北宋初唯掌供应籍田、祭祀所需物品及常平仓,设判寺事二人,以两制或朝官以上充任,卿、少卿皆为寄禄官; 神宗熙宁三年(1070)废制置三司条例司,青苗、免役、农田水利、保甲等法悉由司农寺主持推行,并考核升黜诸路提举常平官,成为推行新法的重要机构,以判寺、同判寺掌寺事,又置干当公事官。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原有职事归户部右曹,本寺掌仓廪、籍田、苑囿、漕运事务,供应官吏军兵禄食薪炭、牧监草料及宫廷所用粮、酒,哲宗元祐三年 (1088) 复置长贰官。南宋高宗建炎三年 (1129) 罢归户部仓部司,绍兴四年(1134)复置。辽朝为南面官署。金朝改置“司农司”。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1283) 改名务农司为司农寺,掌农桑水利之事,设达鲁花赤一员,卿二员,丞一员。二十三年改名“大司农司”。


官署名。北齐始置,掌仓市薪米园池果实,其官有卿、少卿各一人。隋唐沿置。唐代司农寺,掌仓储委积,总上林、太仓、钩盾、官。四署及诸仓、司竹、诸汤、宫苑、盐池、诸屯等监,凡京都百司官吏禄禀、朝会,祭祀所需,皆供给。其官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六人,从六品上。宋代沿置,元废。见《通典·职官八·司农卿》、《续通典·职官八·司农卿》、《新唐书·百官三·司农寺》。

猜你喜欢

  • 勋卫散骑舍人

    官名。明置,为侍卫武官。任此官者为公、侯、伯、都督、指挥的嫡次子。见《明史·兵志一·侍卫上直军之制》。武官名。明置,择公、侯、都督及指挥嫡长、次子为之,俸秩视八品,侍卫直宿外,或令署各卫所事及听差遣,

  • 州军府中直兵参军

    官名。《隋书·百官志上》记梁庶姓持节府有中直兵参军,位三班;中兵参军,位二班。是中兵之外又有中直兵参军,且位在中兵之上。陈沿置,《陈书·淳于量传》记于量仕湘东王府“常兼中兵、中直兵者十余载。”参见“州

  • 小辅

    官名。 西周置。掌乐之官。 《师��簋铭》:“命汝司乃祖旧官小辅、众鼓、钟。”

  • 越兵将军

    官名。北魏初置。明元帝泰常八年(423)薛道千曾任此职、青州刺史,率军进攻南朝宋。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改定官制后,未见。

  • 关令丞

    官名。隋始置关令及丞。唐制关分上、中、下三等,上关有驿道,余关无。各关置关令,上关令一人,从八品下;丞二人,从九品上。中关令一人,秩正九品下;丞一人,秩从九品下。下关令一人,秩从九品下;无丞。掌禁末游

  • 凤阳守备太监

    官名。明置。掌护卫皇陵,操练中都留守司八卫一所军马,兼管高墙犯罪宗室。一人,为司礼监外差。宦官职名。明置,为司礼监外差,员额一人,掌护卫皇陵。辖佥书数十人,兼管犯罪宗室。

  • 柯勒克牙拉克伯克

    官名。清朝新疆回部官员之一。掌理商贾贸易之事。叫尔羌设一人,秩五品。

  • 红粉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火药。

  • 单眼花翎

    服饰名。亦称一眼花翎。清朝官员所戴花翎之一。即孔雀羽尾端为一眼者。依例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参领、前锋侍卫,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二等护卫,均可戴用。

  • 中官副正

    官名。唐朝秘书省司天台官,肃宗乾元元年 (758) 置,员一人,正六品上,为中官正副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