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地方士绅对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以及道台、知府的尊称。
官名。北宋前期置,掌起居郎、起居舍人之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
战国秦国在中央派驻地方的机构中供职的高级官吏统称。《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 “都有官秩吏及离官啬夫,养各一人,其佐、史与共养。”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分掌西北部族兵马。
见“十壮将军”。官名。南朝梁代有此将军,为十二班。见《隋书·百官上》。
见“十壮将军”。官名。南朝梁代设此将军,为十二班。见《隋书·百官上》。
即“山东统军司”。
官名。辽朝置。太祖神册五年(920),以康默记为皇都夷离毕,主刑狱。
散官名号。金朝始置为散官,以授从二品下文官。元朝始置,改文官从一品,宣授。明朝文、武散官均置,从一品,初授。官名。金为从二品下文官,元为从一品文散官,明为从一品文、武散官,清为从一品封阶。见《金史·百
即“录尚书事”。北魏前期尚书省分三十六曹,故名。《魏书·崔逞传》:“任以政事,录三十六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