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子助教

国子助教

学官名。西晋武帝咸宁(275—280)中国子学初置十五员,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 减为十员。协助博士教授国子学生徒儒学,南朝宋沿置,分掌《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官》、《仪礼》、《春秋左氏传》、《公羊》、《谷梁》及《论语》《孝经》十经; 或不置学,则唯置一员。南齐高帝建元四年(482)置学,复设十员,位比侍御史。梁国学沿置十员,位二班。陈八品、秩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 定为从七品。北齐国子寺国子学置十员,从七品,与太学博士品同而位稍低。隋朝国子寺国子学置五员,从七品; 文帝仁寿元年(601) 罢,炀帝大业三年(607) 国子监国子学置一员,从七品。唐朝国子监国子学置五员,从六品上,佐博士分经教授。北宋沿置,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辽朝国子监国子学亦置。金朝国子监国子学置二员,女真、汉人各一员,正八品,与教授分掌教诲诸生。元朝集贤院国子监国子学置四员,分教各斋生员,成宗大德八年(1304)为分职上都,增置二员,督习课业; 蒙古翰林院国子学亦置二员,与教授并为正八品。元惠宗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置国子学,亦设,吴元年(1367)定置一员,从八品,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国子监助教,直隶国子监,分属六堂。见“国子监助教”。


学官名。晋武帝始立国子学,置助教十五人,掌协助博士分经教授。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减为十人,分掌十经,官品同南台御史。南北朝沿置,隋唐以后国子学属国子监,国子助教为国子学中协助博士授业的学官。明清废。参见“国子学”。

猜你喜欢

  • 刑曹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明永乐元年(1403)置。见“刑曹清吏司”。

  • 中都威卫使司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机构之一。仁宗延祐元年(1314),由大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改置,归徽政院。七年,改为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仍隶枢密院。

  • 拨发

    官名。北宋置,蔡河拨发一人,以朝臣或三班使臣充任; 江南、两浙、荆湖拨发,以三班使臣充任。掌拨发纲运。

  • 天云军详稳

    官名。辽北面军官。领天云军。

  • 宫闺帅

    宫中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六品。官名,南朝宋设此官,为宫内官职,官阶六品。见《宋书·后妃传》。

  • 宗妇

    官名。春秋时诸侯后宫女官。多由卿大夫的妻子担任。佐助诸侯国君夫人掌妇事礼法。《礼记·祭祀》: “及迎牲,君执纼,卿大夫从,士执刍,宗妇执盎从夫人。”

  • 外馆

    官署名。清理藩院所属办事机构之一。掌理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所居馆舍之事。设监督一人为主官,由都察院保送科道官充任,每年一更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隶理藩部。清理藩院所属机构。设在德胜门外,是招

  • 中书科

    官署名 明清掌缮写册文、诰敕之机构。明洪武七年(1374)设直省舍人十人,隶中书省。九年改设中书舍人。十年改隶承敕监。建文(1399—1402)中革中书舍人,改设侍书,入文翰馆。永乐 (1403—14

  • 土坝州同

    官名。清朝管理北运河土坝之主官。隶于坐粮厅。掌漕粮车运过坝之事。每年南漕抵通,依例移驻河干,按界稽查。所辖土坝车户初为五十名,后为二十名,嘉庆十五年(1810)全裁,事归石坝经纪。

  • 相加

    官名。高句丽国置。《后汉书·东夷传》:“其置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右邹大加、主簿、优台、使者、帛衣先人。”官名,东汉时高句骊置,为佐国君执政之官,类似汉朝的丞相。《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其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