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外兵郎

外兵郎

官名。尚书省外兵曹长官通称,亦称外兵郎中。三国魏始置,属五兵尚书,六品。西晋武帝太康(280—289)中分设左、右外兵郎。东晋南朝并为一官,晋、宋六品,梁五班,陈四品,秩六百石。北魏与左、右外兵郎并置,属七兵尚书。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 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通称为郎。北齐罢,以左、右外兵郎属五兵尚书。


官名。魏置五兵尚书,分曹办事,曹设郎,其中之一为外兵郎,掌外兵军事。其后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皆沿置;西晋和北齐外兵郎又分为左右。北齐左外兵掌河南及潼关巴东诸州丁帐,及发召征兵等事;右外兵掌河南及潼关巴西诸州丁帐及发召征兵等事。见《通典·职官五·兵部尚书》、《晋书·职官志》、《隋书·百官上中》。

猜你喜欢

  • 省工程局

    官署名。清末置于各省,掌修理道路事项。

  • 太子右清道率府副率

    官名。即太子右清道副率。

  • 左冯翊

    官名。秦置内史,掌治京师。汉景帝前二年(前155)分置左、右。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左内史更名左冯翊,掌内史左地(京畿部分地区)属官有廪牺令、丞、尉,及左都水、云垒、长安四市长、丞。官名。汉初置内史

  • 东京司门下大夫

    官名。北周静帝大象元年 (579)置。东京地官府司门司长官,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职掌略同“司门下大夫”。官名。北周置,为东京六府官属,秩正四命。任此职者见《北史·序传》:李信则,“入

  • 容台

    ① 礼部之别称。② 太常寺之别称。官署名,殷置。原为礼容之台,后礼署称容台。《史记·殷本纪》:“周武王遂斩纣头……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注:“《索隐》郑玄云:商家典乐之官,知礼容,所以礼署称容台。

  • 知某京留守事

    官名。辽置,为留守的佐官,位在副留守之下。开泰二年(公元1013年) 萧惠曾任“知东京留守事”之职。参见“留守司”。

  • 武侍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十二卫诸翊卫鹰扬府置,为三侍之一,位亲、勋二侍下,非翊卫府则无。

  • 司农司

    官署名。金宣宗兴定六年 (1222)改劝农司置。职掌劝课天下农耕,兼巡视监察、采访公事。正二品。设大司农一员为长官,下设司农卿三员、司农少卿三员、知事二员。后又于各地置行司农司,各设卿、少卿,巡察各地

  • 正选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月选官员班秩之一。凡内外官缺出,以正班之员选补。单、双月选官缺,分别以进士、举人、恩贡、拔贡、副贡、荫生、散馆庶吉士、满教习、教习及捐输、应升、俸满即升、卓异、俸深、议叙、降调、

  • 世袭六品官

    官名。自唐代开始历代均以孔子后裔为世袭曲阜知县。清初因之, 乾隆六年(公元174 1年)改设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