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尚方令丞

尚方令丞

官名。秦始置尚方令,属少府。汉沿置,有丞。尚方是制备宫廷器用的机构。《后汉书·百官志三》本注:“掌上手工作御刀剑诸好器物。”其所作器物当是镂镶金玉等贵重物品。《汉书·朱云传》记朱云说:“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汉末分为中左右三尚方,各有令及丞,魏晋沿置。南朝宋齐惟置左右尚方令丞,并掌造军器,职如汉代的考工令丞。梁少府卿置左右中三尚方令丞,其后废中尚方。唯置左右。陈制同梁。北魏亦置尚方,《魏书·帝纪》记太和中诏罢尚方锦绣绫罗之工,任其散入民间工作。至于三尚方职务区分,史无明文。北齐设中左右三尚方,各置令、丞,属太府寺。中尚方,又领别局、泾州丝局、雍州丝局、定州紬绫局四局丞;左尚方,又别领别局、乐器、器作三局丞;右尚方,又别领别局丞。隋沿置,改称内左右三尚方署,各置令、丞,炀帝时改属少府监。唐改称中左右三尚方署,分职始有明确记载。武后时去“方“字,改称中左右三尚署,分见“中尚署”,“左尚署”、“右尚署”。

猜你喜欢

  • 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

    官署名。元太宗元年(1229),以牙老瓦赤掌撒麻耳干、不花刺、拔汗那、斡端、可失哈耳等城邑和农耕地区行政财赋,宪宗时定界东起畏兀儿地,西至阿母河,置行政长官。《元史》称为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

  • 正执法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镇一人,从三品,副参领充,简放。掌本镇军事司法及关于镇监各项事件,战时承办俘虏及占领地方司法诸事。

  • 乾文阁学士

    官名。辽置,属南面朝官,咸雍五年(公元1069年)王观曾任此职。

  • 公国官

    官类名。公国既是政区,也是三国至晋地方政权组织形式之一,其地位略同于县。洪饴孙《三国职官表》说:“诸公国,员职如王国。山阳公国,置督军一人。”晋亦置公国,《晋书·职官志》说:“郡侯、县公亦如小国制度。

  • 普通甄别委员会

    甄别执行机关。北洋政府设置,由各官署长官就合格人员中选派,每次至少十人,并指定其中一人为会长。甄别委员会的预备和补助事务,由铨叙局办理。参见“甄别”。

  • 空花蓝领

    武官名。清置,属前锋营,掌分辖营众。见“前锋营”。

  • 仆夫

    官名。① 下级军吏。《诗经·小雅· 出车》:“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矣,维其棘矣。”② 春秋楚国仆官之长,同“太仆”。又称“仆”。大夫爵。《国语·楚语上》:“使仆夫子晳问于范无宁。”《左传·昭公十

  • 皇城使皇

    官名。五代置,宋朝因之。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为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武功郎。金朝置一人,为

  • 录副

    “录副奏折”之简称。

  • 掌书记

    官名。唐中宗景龙元年 (707)行军则置,玄宗开元元年 (713)方镇节度使府置为幕僚,掌起草朝觐、聘问、慰荐、祭祀、祈祝之文与号令、及使府升绌之事。五代各方镇皆以重金聘求。观察使府亦置。辽朝节度使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