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并州司会

并州司会

官名。北周置。武帝平齐后,于建德六年(577)二月在并州置宫及六府官,此为六府主要官员,柳带韦以此兼并州总管府长史,实际主持并州的军政事务。建德六年十二月戊辰,废并州宫及六府,罢。参见“司会中大夫”。


官名。并州为北齐建国的基地,北齐时地位重要。北周平北齐后,以陈王纯出镇并州,并比拟中央天官府建制,置并州司会。陈王镇并州时,“以柳带韦为并州司会、并州总管府长史。”见《周书·柳庆传》。其职掌参见“司会中大夫”。

猜你喜欢

  • 御药局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秩从五品,隶太医院。原掌两都行幸医药治疗,后分立行御药局,本司专管上都药仓。置达鲁花赤一员,局使二员,副使二员。

  • 御史府左院

    官署名。参见“御史府”。

  • 权知开封府

    见“开封府”。

  • 和林行省

    即“和林等处行中书省”。

  • ①百官通称,相对民而言。②战国后期指秩位较低的官员。秦汉分长吏、少吏。一般秩位在四百石至二百石者为长吏,百石以下为少吏。历代沿称。明清称衙署房吏书办无俸禄而供事于官者。清朝分京吏、外吏两类,京吏有供事

  • 弼德院秘书厅

    官署名。清末弼德院所属机构。宣统三年(1911)设。掌本院文牍、会计、议事记录及一切庶务。置秘书长一人,秘书官若干人。

  • 典寺丞

    官名。北魏、北齐置,为典寺令副贰。

  • 中都大官

    即北魏“中都坐大官”的省称。

  • 外帘官

    见“帘官”。

  • 郡侯

    ① 爵名。晋、南朝为开国郡侯省称。金朝置为正、从三品爵,食邑一千户,实封一百户。元朝亦为正、从三品,但只用于封赠。② 一郡长官之尊称。《全唐诗》卷七○一王贞白诗: “改贯永留乡党额,减租重感郡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