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征南大将军

征南大将军

官名。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后26 ),以廷尉岑彭为之,率八将军讨邓奉于堵乡。魏、晋、南北朝时,为将军名号,多授予统兵出镇在外、都督数州诸军事者。在武职中地位很高,在四征将军之上,历代皆不常置。三国魏二品,晋仍为二品,禄赐与特进同。开府则位从公,假金章紫绶,升为一品。十六国前燕亦置。南朝宋二品,齐位从公,开府仪同如公,置僚属亦从公。梁、陈时皆较征南将军进一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一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二品。北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二品。参见“征南将军”。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冬十一月,以廷尉岑彭为征南大将军,率八将军讨邓奉于堵乡。”其后,魏晋南北朝皆置,《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嘉平四年)冬十一月,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相遵、镇南将军母丘俭等征吴。”

猜你喜欢

  • 世吏

    世代为官的官。《汉书·赵广汉传》:“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注:“师古曰:言旧吏家子孙而其人后出求进,又年少也。”

  • 翰林院孔目

    官名。见“孔目”。

  • 司天监丞

    官名。司天监的佐官,协助监、少监助理监务。见“司天监”。

  • 咨文

    文书名。清朝高级官衙间相互行文时使用的平行文书。如在京部院衙门之间、各部院与各省总督、巡抚、将军、都统之间、总督与巡抚之间等相互行文时均用之,文武衙门之间,如督抚与提督、巡抚与总兵、布按二司与参将、游

  • 太子右内率

    官名。隋朝始置,员一人,正四品上,掌领东宫备身以上禁内侍卫,供奉兵仗,有长史、司马及仓、兵曹参军事、铠曹行参军,又有千牛备身、备身左右、备身等官属。炀帝大业三年 (607)降为正五品,千牛备身改名司仗

  • 黄沁都巡河官

    官名。金朝都水监属官。设于怀州(今河南沁阳),辖怀州、孟津、孟州及城北四埽,并兼沁水事。人选由都水监廉举,领有埽兵约二千人。

  • 大行台尚书右丞

    官名。北魏、东魏、西魏置。多省称为大行台右丞。属大行台,职掌同尚书右丞。多由大行台郎中迁任。唐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置一人,掌分司纠正省内,正四品下。高祖武德八年(625)罢。参见“大行台”。

  • 长信院

    见“长信寺”。

  • 主宝

    官名。唐朝门下省符宝郎属官,置二员,流外四品,掌印玺。流外官名。唐代符宝郎所属,员额二人,秩流外四品,专掌皇帝宝玺。

  • 字寄

    清朝“寄信”(“廷寄”)的一种形式。详见“廷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