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战区司令长官

战区司令长官

官名。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曾将作战的地区分为若干战区,每一战区均设有正副司令长官,在有关作战事项可以对区内省政府下命令。战区的范围广狭不同,其区域常包括数省。战区正副司令长官一度是由战区中的省政府主席兼任,如某战区包括三省,司令长官是一省的主席,副司令则由其他两省的主席兼任。后来则以军事指挥官与省政府主席不相兼任为原则。长官部统辖各集团军,其编制由军事委员会统一制定,司令长官一人,为上将或中将级;副司令长官无固定员额,为中将级;参谋长一人,为少将级;高级参谋四至六人,为中将或少将级。司令长官部内部设参谋、军务、军需、副官各处及政治、干部训练、特务各团;配属单位有步兵总监部、炮兵指挥部、工兵指挥官、独立通信兵团、空军联络参谋、辖区内要塞及第二线部队。

猜你喜欢

  • 记室督

    官名。西晋置。诸公及开府位从公加兵者属官,给侍一人,位在主簿下。赵王伦为相国,曾置四人。职掌同州郡记室官,掌记录、文书缮写。官名。晋设此官,掌章表书记文檄等。《晋书·职官》:“诸公及开府位从公加兵者…

  • 东羌猎将

    官名。西晋置,为领兵武职,属东羌校尉。见《晋书·李特载记》。

  • 右神武军将军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右神武军统兵官,肃宗至德二年(757)置二员,从三品,德宗贞元三年(787)增置一员,为右神武军大将军副贰。辽朝亦置,为加官。

  • 工部右侍郎

    官名。明清置。详见“工部侍郎”。

  • 两府

    1、秦汉两朝指丞相府和御史府。《汉书·翟方进传》:“故事,司隶校尉位在司直下,初除,谒两府。”注:“师古曰:丞相及御史也。”2、宋朝指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掌管政务的中书省。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盖

  • 粤海关监督

    官名。清朝户关监督之一。康熙二十三年(1684)设一人,为粤海关主官。派遣内务府包衣充任。掌征纳洋船、夷船及沿海贸捕船通关税,并兼充内务府买办及人参,东珠,玉石等物之发卖。时人视为美差。所属曾置笔帖式

  • 御酒房

    官署名。明朝内府所属机构,掌酿酒及酒糟制物。设提督太监一员,佥书无定员。宫廷祗应机构。明置,专造竹叶青等各种酒,并糟瓜茄。设提督太监一人,佥书数人。

  • 中尚署丞

    官名。即中尚丞。

  • 师尉

    指师尉郡,或师尉大夫、或师尉大夫府。详“师尉大夫”条。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 每师帅二十人, 官阶为职同两司马,掌护卫师帅。

  • 船政司

    官署名。①清末邮传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次年掌全国船政,凡内港外海各江航业、测量沙线、推广埠头、建设公司、营辟厂坞、审议运货保险以及检查灯台浮标等皆属之。置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