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护夷中郎将

护夷中郎将

官名。北魏置。掌管东部少数民族事务。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中,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下设护夷校尉佐之。北齐沿置,从三品


官名。晋朝设有此官,或领刺史,或持节为之,掌护南夷。见《晋书·职官志》。

猜你喜欢

  • 验看

    选官制度之术语。清制,吏部所选之官员,如不引见皇帝,则由特派之王大臣共同传见,以考察其年力是否胜任,称验看。

  • 复考官

    见“复考所”。官名。宋置,见“复考所”。

  • 折冲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兴平(194—195)间孙策置。《三国志·太史慈传》:“ (慈) 还吴,授兵,拜折冲中郎将。”官名,东汉末年孙策置,掌领兵征伐或镇守、宿卫。《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孙策)即署门下

  • 玉府士曹参军事、行参军

    官名。隋于诸王府置士曹行参军,唐改为士曹参军事,置于亲王府,员额一人,秩正七品上,掌公廨舍宇,缮造工徒等事。

  • 仪曹尚书

    官名。北魏置,为尚书省仪曹长官。《魏书·游明根传》: “假安南将军、仪曹尚书。”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中,二十三年改为三品。

  • 仪同三师

    即享受与太师、太傅、太保相等的礼仪待遇。北魏前废帝普泰元年(531)特置,居上公下、三公上,以授尔朱世隆。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又授清河王元亶。

  • 纹绢簟席丞

    官名。南朝梁置,流外三品蕴位。

  • 三太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称。参见“太子太师”。

  • 横行副使

    见“横班”。宋初武臣本官阶。见“横行”。

  • 训方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职方中大夫训方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