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政治会议

政治会议

北洋政府时期违反《临时约法》的非法议会之一。其前身为行政会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九月,熊希龄内阁组成后,秉承袁世凯的意旨,拟用废省的办法来扩大中央集权,十一月五日特电各省派员来京参加地方行政会议,讨论有关问题,故名“行政会议”。二十六日袁世凯下令召集。十二月十二日任命议长、十四日任命副议长。十五日全体议员在居仁堂觐见袁世凯“聆训”,下午即在北海团城承先殿举行开会式,改称“政治会议”。依照开会后报请袁世凯批准的《政治会议规则》规定,其任务是议决关于民国建设的政治问题:行政上应兴应革事件,经政府咨询的也可以议决,所有议决事件,都要呈候大总统核夺施行。袁世凯利用这个机关解散国会,制造“约法会议”,完成了通向帝制的最后步骤。政治会议有议员七十六人,主要都是官僚,议长、副议长由大总统在议员中任命。下设秘书厅,秘书一长一人由总统任命,掌管准备议事、整理议案和其他各种事务。政治会议至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六月二十日结束。

猜你喜欢

  • 理刑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简称理刑司员外郎。清朝理藩院理刑清吏司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设满洲二人,蒙古四人。

  • 高等巡警学堂

    专科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庆亲王奕劻在筹办京城善后协巡总局之时,即与顺天府日本警务衙门事务长官川岛浪速订立合同,创办警务学堂,隶工巡总局,这是我国警察教育的开端。警务学堂以川岛为监督

  • 内侍省左班副都知

    官名。宋朝置,为宦官阶官,位在都知下。神宗元丰 (1078—1085)改制,定为正六品。哲宗元祐 (1086—1093) 中,改为从六品。南宋复为正六品。

  • 左骑君

    官名。汉朝西域扜弥、于阗等国置。官名,西汉时西域扜弥国、于阗国、莎车国、疏勒国、姑墨国、龟兹国、危须国等皆设此官,为低级军官,掌领兵作战。见《汉书·西域传》。

  • 宫掖门司马

    官名。东汉宫掖门各置司马一人,属卫尉,秩比千石。据《后汉书·百官志》所载,有南宫南屯司马,主平城门;北宫门苍龙司马,主东门;玄武司马,主玄武门;北屯司马,主北门;北宫朱雀司马,主南掖门;东明司马,主东

  • 总管旗务八大臣

    见“八大臣”①。

  • 将军

    ①高级军事统帅。春秋战国为军队统帅的泛称,一般亦作为高级武官的尊称。秦、西汉初略同,后渐作为正式官称,冠以各种名号,如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典领禁军,戍卫京师,或受命统兵出征,皆为朝廷重臣,常

  • 待罪

    ①供职之谦词。官吏因怕失职获罪,故称。《汉书·石庆传》: “幸得待罪丞相,疲驽无以辅治。”宋朝宰相、执政于奏章中常自谦言: “待罪政府”。②臣僚等候处分之谓。《汉书·匡衡传》: “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

  • 命尹

    官名。西周置。内史类史官。掌册命礼仪。《伊簋铭》:“王乎(呼)命尹封册命伊。”

  • 太子骑官备身军主

    参见“太子骑官备身五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