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朝将

朝将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天历庚申十年 (1860) 始设。位高于神将。系衔一般以“”字冠首,另加一字以资区别,如忠逢朝将、忠佑朝将等; 也有不以“”字冠首,而以数字编号的,如制胜朝将、一百七十八朝将等。受封者多为统兵将领。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于庚申十年(公元1860年)和天将同时设置,其地位低于天将,高于主将。其命衔有用忠字冠首,另加一字以资区别的,如忠孝朝将、忠逢朝将、忠劬朝将、忠莱朝将等;又有用数字编号的,如一百二十八朝将、一百七十八朝将等;《天王诏旨》中又有神策朝将之名,朝将既有在朝任文职者,亦有统兵在外者,实际上成为后期新设的官阶,其属官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政书,总检,承委,提点,军校等。

猜你喜欢

  • 政事

    官府的行政事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杜预注: “在君为政,在臣为事。”

  • 英库丞

    官名。南朝梁、陈置,隶司农卿。

  • 军尉

    官名。春秋时晋国三军皆设尉,掌管卿将驾车之御官及士卒训练。《左传·成公十八年》: “晋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卿无共御,立军尉摄之。祁奚为中军尉”,“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之司马,使训卒乘,亲以听

  • 监兑通判

    即“管粮通判”。

  • 士吏

    官名。①下级军官。地位在尉以下,侯长以上。战国秦置。《睡虎地秦墓竹简·戍律》: “县啬夫、尉及士吏行戍不以律,赀二甲。” ② 掌管狱讼律文的文书小吏。“吏”写作“史”。吏员名。汉代边郡部都尉所属候望系

  • 将作少府

    官名,简称少府。秦置。有两丞,左、右中候。掌治宫室,兼及陵墓、京师建筑。入汉沿置。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更名将作大匠。官名,秦和汉初名将作少府。汉景帝中六年改称将作大匠,掌治宫室,有两丞和左右中候。

  • 达喇嘛

    封号。清朝藏传佛教之职任喇嘛。位在札萨克喇嘛之下,副达喇嘛之上。于北京、盛京、热河等地设十七人。蒙古各庙徒众在五百人以下者亦得设一人。分掌寺庙佛教事务。

  • 秘书主文中散

    官名。北魏置,为任职于秘书省的主文中散,选用才学之士充任。参见“主文中散”。

  • 旗帜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旗帜。

  • 诸冶西道令

    官名。北齐置。参见“诸冶西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