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易使
官名。北宋初年置,属东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 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正七品。通常不领本职,多用为医官迁转之阶。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阶官,改保安大夫。
官名,宋太平兴国中以诸国入贡通贸易、于京师置榷易院,以榷易使主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109年)并榷易院入榷货务,但使名仍保留,属东班诸司使,通常无职掌,仅作为医官迁转之阶。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改称保安大夫。
官名。北宋初年置,属东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 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正七品。通常不领本职,多用为医官迁转之阶。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阶官,改保安大夫。
官名,宋太平兴国中以诸国入贡通贸易、于京师置榷易院,以榷易使主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109年)并榷易院入榷货务,但使名仍保留,属东班诸司使,通常无职掌,仅作为医官迁转之阶。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改称保安大夫。
官名,王莽置,掌执军法。见《汉书·王莽传中》。
爵名。战国置。或说与汉朝 “上闻爵” 同。《吕氏春秋·下贤》: “(魏文侯) 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义侯以上卿[闻]。”陈奇猷注:“毕沅改‘上卿’为‘上闻’,曰: 梁伯子云: ‘《国策
官名。简称“同平章事”。唐初以尚书令、仆射、中书令、侍中为正宰相,太宗时或以他官加此名义行宰相事,入政事堂议政。贞观八年(634)诏李靖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始有“平章事”之名。高宗永淳元年(68
武官名。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
官署名。明洪武六年(1373)于吏、礼、兵、刑、工五部下分置,为各部属部之首,并置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员额不定。十三年,户部改原属下五科为四属部,亦置为属部之首。遂定制六部各总部分设郎中一员,员外
宋朝内侍阶官名。从九品。
官署名。金朝置。掌谷物财赋储积支纳等事。隶运司。宣宗贞祐二年(1214)同隋朝。设使、副使、判、监、支纳诸官,秩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官库名。金置,属转运司,掌储藏及出纳之事。设官有使,正八品;副使
官署名。即“福建清吏司”。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厉置,北周沿置。秋官府掌朝下大夫属官,掌男女诸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春饎之事。下设司厉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为州牧府属官,主军务。地位在太府司马之下。参见“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