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河南府

河南府

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洛州置,长官牧以亲王遥领,牧缺尹行其事; 复长史为尹,通判府事; 掌宣德化,岁巡属县,观风俗、录囚、恤鳏寡; 置少尹二人,掌贰府事,岁终更次入计;又有司录参军事二人、录事四人,功、仓、户、田、兵、法、士诸曹参军事各二人,参军事六人等属官; 天宝元年(741)改为东都。宋朝置为陪都,牧、尹不常置,权知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导民而劝课; 其属有判官、推官四人,分事以治,又有领南司者一人、司录参军一人,功、仓、户、兵、法、士曹参军各一人,左右军巡使、判官各二人、左右厢公事干当官四人; 领县十八、镇二十四。

猜你喜欢

  • 管勾尚书省乐工

    官名。金朝置,秩从九品,直省局属官。

  • 军师

    官名。①西周至春秋已置,为军中高级参谋幕僚之职。《吕氏春秋·贵因》: “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 ‘卒病,请休之。’”汉朝如刘秀、隗嚣军中皆设,非常制。东汉末曹操置为丞相府高级幕僚,

  • 太子左右监门

    东宫武官名。金置,属詹事院。秩正六品,掌门卫禁钥。

  • 武库司郎中

    官名。即“武库清吏司郎中”。

  • 职钱

    官制用语。北宋前期,官员带大学士、学士等衔者,于本官俸禄外又给添支钱,若出为外官,再加给职钱。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在京职事官除本俸外,皆有职钱,以寄禄官高下分行、守、试三等给,不称行

  • 大学校长

    官名。大学设校长一人,综理校务。北洋政府时期国立大学校长由教育总长聘任。国民党政府时期国立大学校长由国民政府任命;省和直辖市设立的大学校长由省市政府分别呈请国民政府任命。除国民政府特准外,均不得兼任其

  • 北平行太仆寺

    官署名。参见“行太仆寺”。

  • 硕第巴

    官名。清朝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之一。隶于噶伦。掌治布达拉番民。设五品官二人。遇有缺出,以大缺、边缺营官及嘎厦卓尼尔升补,亦准挑选喇嘛补用。

  • 知府

    官名。地方行政机构府之长官。宋朝始置,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掌教化百姓,劝课农桑,旌别孝悌,奉行法令条制,宣读赦书,举行祀典,考察属官,赈济灾伤,安集流亡,以及赋役、钱谷、狱讼等事。视本府地望

  • 卫尉司

    官署名。金朝置。掌皇后宫事务。设中卫尉(从三品)、副尉(从四品)为长贰,左常侍(从五品)掌周护导从仪仗之事; 右常侍(从五品)。保卫三十人,奉引八十人,伞子四人,执旗二人。宫署名。金代设置,掌金代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