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南面诸行宫副部署
官名。辽置,见“汉儿行宫都部署院”。
官名。辽置,见“汉儿行宫都部署院”。
军事机关名。国民党政府在接近战地的城市设置,作为备战的临时性组织。一般由驻军长官任城防司令,司令部的组织不固定,所辖部队亦由驻军中抽调。
官名。北齐置,为郡、县属官,专掌迎接新任长官诸事,位高于同级功曹。
官名。北齐置。属左、右卫府,协助御仗正都督统率御仗五职、御仗等。从五品上。
官署名。唐朝宰相“共议国政”之所,即中央政府最高议政决策机构。它直接对皇帝负责,承受皇帝旨意,提供决策,颁发诏令。唐初,为真宰相——三省长官“共议国政”之所,非三省长官不得入。随后,以他官加“参知政事
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置。《魏书·杨播传》: “(杨椿)转授宫舆曹少卿,加给事中。”太和十七年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官署名。明朝北京大理寺的省称。因与南京大理寺相别,故名。
转运使简称。清代都转运盐使的简称,又简称盐运使。参见“都转运盐使司”。
伎术官。清和声署所属的鼓手、乐工,总名署史,其领班称为署史长。
官名。《考工记》:“段氏为镈器。”郑玄注:“镈器,用器钱镈之属。”北周仿此职置锻工上士,正三命;锻工中士,正二命;锻工下士,正一命。属冬官府司金中大夫。
官名。十六国后燕置为京都中山的行政长官。职掌略同“河南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