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管领本位下怯怜口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都总管府

管领本位下怯怜口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都总管府

官署名。秩正三品,设于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掌怯怜口二万九千户,田一万五千顷,纳赋税以供内府。成宗大德十年(1306),隶詹事院。武宗至大三年(1310)改隶徽政院。仁宗延祐三年(1316),改为善政司。英宗至治二年(1322)罢。文宗天历三年(1330)复立府,归中政院。置达鲁花赤、都总管、同知、副总管各一员。


官署名。元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置,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隶詹事院,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改隶徽政院,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改善政司。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废。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复立府,秩正三品,属中政院。掌怯怜口二万九千户,田一万五千余顷,征收赋税以供营缮。以都总管一人为主官,达鲁花赤一人监之;佐官有同知、副总管,首领官有经历、知事、照磨,属吏有令史、译史、通事、知印、奏差、典吏。

猜你喜欢

  • 符节台率

    官名,东汉置,即符节令。《后汉书·百官三·少府》:“符节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为符节台率,主符节事。凡遣使掌授节。”属官有尚符玺郎中、符节令史。参看“符节令”条。

  • 敷文阁待制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置,为从四品贴职。参见“贴职”。官名,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置,位次于学士、直学士,掌更直备顾问。见《宋史·职官二》,参看“敷文阁学士”条。

  • 西绫锦副使

    官名。宋初置,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及医官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重定武臣及医官阶官名,改医

  • 南府右宰相

    官名,辽朝置,为南宰相府之长官。掌佐国君理军国之大政。见《辽史·百官志一》。

  • 卜儿赤

    即“博尔赤”。官名,这是蒙元官名的音译,也译卜尔赤、博儿赤、博尔赤、保儿赤、保兀儿赤,汉又为“司膳”、“厨师”、“掌管伙食”。元朝置,掌宫廷烹饪宴饮等。

  • 铁冠

    铁冠本为汉御史所戴的法冠,因其以铁为帽骨,故称铁冠。又因御史上朝弹劾时即戴此法冠,于是就成了御史的代称。

  • 军正中大夫、下大夫

    官名。西汉及三国魏均置军正,为军中执法之官。北周因之置军正大夫,府属不详。任此职者见《北史·尉迟迥传》:子惇, “军正中大夫、魏安郡公。”

  • 乐师

    乐官。《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高诱注:“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故命乐师使习合之。”《周礼》春官有乐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下士十六人。其职掌教国小乐舞、乐仪。凡国

  • 道德司

    官署名。西夏置,为掌管道教的机构之一。

  • 司织

    ① 官署名。西魏、北周冬官府置,掌丝、麻、锦制作,长官为下大夫,有小司织上士,统弁工、织丝、织彩、织枲、织组诸中士。② 官名。隋炀帝时女官,隶尚工局,置二员,从六品,掌织染。宫中女官名。隋炀帝时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