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织染局

织染局

官署名。① 明清掌织染绸缎事务之机构。明朝又称“织染杂造局”。设于南、北两京和地方各府各布政使司。南、北两京所设者分内外,内局为宦官八局之一,以应上供,外局为地方所设者,浙江之杭州、湖州、嘉兴等十府,福建之福州,泉州二府,山东之济南府,直隶之镇江,苏州、松江等六府及江西、四川、河南布政使司。皆备公用,亦间有上供取用者,各设大使一人、府大使从九品,州大使未入流,副使一人。清朝中央衙门沿置。初隶工部,康熙三年(1664)改隶内务府。设专管大臣、员外郎、笔帖式、司库、库使、司匠等官。皆供内务府应用。道光二十三年(1843)裁。② 明清宦官衙门之一。掌织染御用缎匹之事。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尚染局设,又称“内织染局”。设大使、副使司之。二十八年更定职秩,设正五品大使一人为官。下设左、右副使各一人佐之。所属有外厂,蓝靛厂等。为内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清顺治十年(1653)沿置,十八年重立内务府,遂改隶工部。康熙三年(1664)又改隶内务府,设专管大臣司之。下设员外郎、笔帖式、司库、库使、司匠等十二人佐之。道光二十三年(1843)裁撤。


官署名。元置,掌织染岁造缎匹。其官有局使一员、典史一人。见《元史·百官四·织染局》。明代在京师及外地设织染局,掌织造各类丝织品。见《明史·职官三·八局》、《明史·职官四·织染局》。

猜你喜欢

  • 翊右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班,与“四平将军”同班。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班。陈沿置,拟三品,比秩中二千石。武官名。梁始置,秩第二十班,

  • 户部干当公事

    官名。即户部勾当公事,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称。参见“户部勾当公事”。

  • 广文馆助教

    官名。唐玄宗天宝九载(750)国子监广文馆置一员,从七品上,肃宗至德(756—758)以后废。学官名。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广文馆置知进士助教,后罢知进士之名。参见“广文馆”。

  • 左羽林率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羽林率上士佐官,正二命。

  • 外台

    ①汉朝谒者台别称。参见“三台”。②刺史别称。《后汉书·方术·谢夷吾传》: “寻功简能,为外台之表。”王先谦集解引沈钦韩曰: “《通典·职官》十四: 或谓州府为外台。即此。《魏志》,贾逵曰: 州本以御史

  • 应天府通判

    官名。北宋陪都应天府行政长官之一,以朝官充任,与知府同理本府政事。

  • 居士

    宋朝士名。徽宗政和八年 (1118) 置,以赐在学选人,正八品。

  • 弥里

    官署名。原为契丹聚落单位。入辽后,置为乡一级建置,设官管理,长官称“辛衮”。辽代部族中相当于汉族地区“乡”的建置。设官有辛衮,本名马特本,属北面部族官。

  • 正御史

    官名。战国秦置。御史之长。、《商君书·境内》:“将军为木台,与国正监,与正御史参望之。”参见“御史”。

  • 大司族

    明清宗人府宗令之别称。以其掌皇九族之属籍,故名。又称“大司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