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荫任

荫任

以父祖的官爵保任子孙为宫的制度。此制是世官制度的一种遗存形式,始行于汉,历代沿行之,为入仕的杂途之一。汉制,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其子及同产一人为郎,备宿卫,与闻公卿议论。由光禄勋每岁课第之,其品行优异者,根据其才能,或自郎选为县令,或自大夫选为守相。南北朝仕途决定于门第,实际上是一种普遍荫任制,故无特别的荫任规定。唐代废九品官人之法,普遍实行荫任法,无论宗室皇亲,不拘勋封职事,均按品阶以荫其子孙。宋代荫任兼采考试及学习之法,以防止贵族子弟的游惰。辽代实行官职世及之制,皇族四帐世选北宰相,国舅五帐世选南宰相。金于海陵王时定荫叙法,一品至七品各限其人数,削八品用荫之例。元于成宗时定诸职官荫叙之例,正从一品子为正从五品;依此比叙至正从五品;正六品以下另有规定。明于洪武中定荫叙法,在京三品以上,考满成绩显著者方得请荫。清代荫任有世任、恩任、难任等名目。世任指勋阀故家子孙袭承先人官爵,均先选为侍卫、拜唐阿,不数年即授显职;恩荫指恩诏赐荫,例应视父祖品级,入国子监肄业,经考试合格后授以官,并分发六部历事学习,分别优劣以为去留;难荫指官员殁于王事者,依应升品级赠衔,并荫一子入监肄业,期满候铨。

猜你喜欢

  • 大鸿胪卿

    官名,俸中二千石,掌四方归降的少数民族;在郊庙祭祀时,掌赞导,请行事;诸王入朝郊迎时,掌礼仪;皇子封王,掌赞授印绶;封拜诸侯和诸侯嗣子及封四方少数民族头领时,掌召拜;王死,使吊祭及拜王嗣。有丞一人,俸

  • 白间局丞

    官名。北齐置。见“白间局”。

  • 行在礼部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参见“行在六部”。

  • 下千户所

    官署名。元朝军府等级,秩从五品,掌军三百以上。置达鲁花赤、千户各一员,从五品; 副千户一员,正六品。

  • 㮚氏

    官名。《周礼》冬官之属。 一说为周朝置。 掌冶铸量器。《周礼·冬官·考工记》: “㮚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耗,不耗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

  • 楷书郎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秘书省加置,二十员,从九品,掌抄写御书。官名。隋炀帝干秘书省设楷书郎二十人,从九品,《隋书·百官志下》记其“掌抄写御书。”唐代改为“楷书手”,见该条。

  • 采地

    采地,即官员的封地,也称食邑或封邑。《汉书·王莽传上》:“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注:“师古曰:采,官也,以官受地,故谓之采。”

  • 总统府机要室

    国民党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掌理有关机要电务事项。设主任、副主任各一人,秘书二人,科长二人,视察四人,科员二十人,雇员二人。

  • 弹子房

    官署名。明朝置,为内府制备弹弓泥弹之所。设掌房一员,佥书数员。所制泥弹分轻重大小,各以黄布作袋盛贮,以供皇帝之用。宫廷祗应机构。明置,专备弹弓。所用泥弹,大小轻重,各有等第,以黄布作袋盛之。设掌房一人

  • 随处交钞库抄纸坊

    官署名。金朝为管理交钞、盐引的机构,属户部。宣宗贞祐二年 (1214),分设于上京、西京、北京和东平、大名、益都、咸平、真定、河间、平阳、太原、京兆、平凉、广宁等府,瑞、蔚、平、清、通、顺、蓟等州。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