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诸路宝钞都提举司

诸路宝钞都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掌印行钞币。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由诸路交钞都提举司改立,秩升为正四品。置达鲁花赤、都提举、副达鲁花赤,提举各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二员。顺帝至正十年(1350),改为诸路宝泉都提举司。


官署名。元置,属户部。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于燕京行中书省置诸路交钞提举司,印造诸路通行元宝交钞。后以户部官兼提举交钞公事。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置诸路交钞都提举司,秩正五品。八年(公元1271年)复以交钞提举司属户部。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印造至元通行宝钞,改称诸路宝钞都提举司,升正四品。设达鲁花赤一人,正四品;都提举一员,正四品;副达鲁花赤一人,正五品;提举一人,正五品;同提举二人,从五品:副提举二人,从六品;知事一人,从八品;照磨一人,从九品。又有提控案牍二人,司吏十二人,蒙古必阇赤一人,回回令史一人,奏差七人。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变更钞法,改诸路宝钞都提举司为诸路宝泉都提举司。

猜你喜欢

  • 官名。又称“大理” 或“大司理”。治狱官。相传大禹时皋陶为理。春秋时晋、齐等国置。《国语·晋语八》: “昔隰叔子违周难于晋国,生子舆为理,以正于朝,朝无奸官。”韦昭注: “理,士官也。”《左传·昭公十

  • 县学

    学校名。唐朝凡县皆置,经学博士、助教各一人,学生25~50人不等。辽道宗清宁元年(1055),诏设学养士,颁经及传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员。各县亦设学,教授生员。

  • 太子右部督

    官名。三国吴置,掌太子宿卫。吕据曾任此职,见《三国志·吕范传》。官名,三国吴置,掌太子宿卫。《三国志·吴书·吕范传》:“(孙)权寝疾,以(吕)据为太子右部督。”

  • 六察御史

    见“六察”。官名。亦称六察官。唐始置,由监察御史充任,属御史台察院。分掌对于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监察。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以监察御史第一人察吏部、礼部,兼监祭使;第二人察兵部、工部,

  • 十五道监察御史

    清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之统称。清制,监察御史分隶京畿、江西、浙江、福建、湖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五道,故名。设置、职掌分见各道监察御史。清朝都察院设十五道监察御

  • 羽葆

    官员的仪仗。以鸟羽注于柄头如盖,一说以翟尾为之。汉晋南北朝时,诸王及重要大臣有功则赐,大臣丧,亦或赐。北魏末赐尔朱荣前、后部羽葆,以示尊崇。

  • 班位

    清制,凡遇典礼及朝会期,文武百官按品级分班,各依位行礼,称班位。官员上朝时列班的位次。汉制依本秩而定、当时的秩即表示官员地位的高低。魏晋以后,班位在原则上均依本品而定。至隋炀帝时规定,班位以品的高下为

  • 无上将军

    杂号将军名号,凡将军皆主征伐。1、灵帝自称无上将军。《后汉书·孝灵帝纪》:“甲子,帝自称‘无上将军’,耀兵于平乐观。”2、九江徐凤、马勉等自称无上将军。《后汉书·孝冲帝纪》:“十一月,九江盗贼徐凤、马

  • 主客给事中

    官名。北魏置,为派驻尚书省主客曹监察政务、兼理曹事的内廷官员。位在主客给事上。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上。

  • 临安府知府

    官名。南宋初年置,为临安府行政长官。孝宗乾道七年(1171)罢,以皇太子领临安府尹事。九年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