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车驾清吏司

车驾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车驾司。明清兵部四司之一。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驾部设。置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三人。掌理卤簿、仪仗、禁卫、驿传、厩牧之事。洪熙元年(1425),南京兵部亦置,设官略同。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郎中宗室、满、汉各一人,员外郎宗室、蒙古各一人,满洲二人,主事满、汉各一人以及笔帖式、经承若干人。掌理全国马政及传递文书事务。下设驿传科、脚力科、马政科、马档房、递送科等机构,分办司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兵部改为陆军部,遂裁。


官署名。车驾清吏司,简称车驾司。明朝时设此官署,属兵部。掌管鹵簿、仪仗、禁卫、译传、厩牧等事。其长官为车驾司郎中,属官有车驾司员外郎、车驾司主事等。清朝沿用明制,也设此司,掌管驿传、邮符及牧马之政,其官员有:车驾司郎中,满族三人,汉族一人;车驾司员外郎,满族二人,蒙古族一人;车驾司主事满族一人,汉族一人。清朝末年废。见《明史·职官一·兵部》。

猜你喜欢

  • 捧圣左右军

    禁军名。后唐置,《五代会要·京城诸军》记后唐应顺元年(公元934年)三月,改龙武、神武四十指挥为捧圣左右军,为禁军中的两军。

  • 钦派

    参见“钦差大臣”。

  • 掌礼司

    官署名。清置,为内务府七司中的第三司;掌本府祭祀、礼仪、乐舞,兼稽太监品级及果园赋税。见《清史稿·职官五·内务府》。

  • 开封府司录司

    官署名。北宋开封府所属司法机构,掌审讯狱囚。

  • 诸司局人匠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设于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掌大都、上都金银器及符牌造作十四局工匠。二十四年,止存五局一库,掌毡毯制造等事。秩正三品,隶工部。置达鲁花赤、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副总管各一员。所辖

  • 秘书阁郎中

    官名。即唐朝秘书省太史令(司天监)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太史令。

  • 督办路矿大臣

    官名。清末矿务铁路总局长官。光绪二十四年(1898)设。二人,从一品、正二品不等,特简。掌理全国开矿铁路事宜。二十八年改总办路矿事宜大臣。次年裁。

  • 指挥使

    官名。唐始置。僖宗时,宦官田令改编左右神策军为五十四都,以神策大将军为诸都指挥使。唐朝、五代,藩镇皆置,为领兵将领。宋朝军下各指挥皆置。西夏元昊建国初于十二监军司内设置,为军职,党项与汉人均可出任。明

  • 和德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兴平(194—195)、建安(196—220)之际盖州牧刘璋置,以庞羲为之,领兵讨张鲁。见《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

  • 南京亲军卫指挥使司

    官署名。明朝南京亲军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等十七卫指挥使司的总称。各设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镇抚司镇抚等官。警卫南京,听南京中军都督府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