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通直散骑常侍

通直散骑常侍

官名。西晋武帝泰始十年(274)使员外散骑常侍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当值,故名。东晋增至四员。属散骑省。职同散骑常侍,参平尚书奏事,并掌讽谏、侍从,位颇重。南朝属集书省,多以衰老之士担任,地位渐低。梁武帝曾欲提高其地位,以比御史中丞,但终不被人所重,常为加官。梁十一班,陈四品、秩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亦置,员六人,属集书省。初定为三品下,太和二十三年改四品。北齐沿置,除集书省置六员外,集书省所辖起居省亦设一员,皆四品。隋初属门下省,掌值朝陪从,员四人,正四品,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正四品文散官,太宗贞观元年(627)废。参见“散骑常侍”。


官名。晋武帝泰始十年使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直,故谓之通直散骑常侍;东晋置四人;掌侍从左右,规谏得失,不典事。其后宋齐梁陈北齐隋等朝皆置。见《晋书·职官志·通直散骑常侍》、《宋书·百官下·通直散骑常侍》、《南齐书·百官志》、《隋书·百官上·集书省》、《隋书·百官中·集书省》、《隋书·百官下·门下省》。

猜你喜欢

  • 主管神霄宫

    宫观官名。宋徽宗政和(1111—1118)中,天下州郡遍置神霄宫,以郡守兼管勾、通判兼同管勾。钦宗靖康元年(1126)罢。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称。

  • 司救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司救中士二人,掌以礼防禁万民为非而责让其邪恶过失。北周地官府保氏下大夫所属有司救上司,正三命,司救中士,正二命。掌与《周礼》之司救同。

  • 权发遣三司判官

    官名。宋仁宗庆历三年 (1043)始置,以员外郎及太常博士充任,仍理本等资序,不得差出,任满三年,令三司保明议升陟。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随三司废。

  • 刑察

    见“六察”。

  • 图书科

    官署名。清末各省提学使司所属六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编译、审查本省各学堂教课书、参考书,翻译本署往来公文书牍,并管理图书馆、博物馆等事务。置科长一人、副长一人。海关工务部的一科。见“工

  •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

    官名。五代始置,为侍卫亲军马军统兵长官。宋朝沿置,一员,掌禁军马军诸指挥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为三衙长官之一,地位颇重,俗称马帅。徽宗政和四年(1114)定其品序在正

  • 升调科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掌管各项议叙,各官添铸、更换印信,各官恩诏加级,颁发奏奖捐生执照等事。设经承以办理事务。

  • 温汤丞

    官名。唐朝司农寺温泉汤监次官,置二员,从八品上。北宋初存其名,极少除授。

  • 削爵

    因罪削减爵位。汉朝削爵多指诸侯王、列侯。《汉书·王子侯表》: “(祚阳侯仁)初元五年坐擅兴徭赋,削爵一级,为关内侯。”即削去爵位,为官员降罚方式之一。《睡虎地秦皇竹简·为吏之道》中指出,战国时期已用“

  • 札尔固齐

    即“扎尔固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