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铁路管理局

铁路管理局

交通部直属机构。清末置铁路总局,北洋政府时期各国有铁路管理局的组织一般比较复杂,而且各不相同。民国八年(公元1909年)十二月十六日北洋政府交通部呈准公布《京汉京绥铁路管理局编制专章》,京汉铁路管理局以局长为主官,内部分置总务、工务、车务、机务、材料、会计六处,处内分课办事,下辖工务总段、分段;车务总段、分段;机务总段分段;及天津转运所、煤矿事务所、被服厂、印刷厂、医院等。各处设处长、副处长各一人,各课设课长一人,各段设总段长与分段长各一人。东省铁路由于是中苏合办,另有规定,依照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十月七日公布的《修正东省铁路督办公所编制专章》规定,设督办一人,由大总统特派。督办公所设参议、秘书长各一人,均按简任级待遇;科长四人、秘书三人,均按荐任级待遇;科员二十人,译员八人。依照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八月二十五日公布的《交通部铁路警备处规则》规定,各铁路局增置警备处,负责各铁路线的警备。设处长、副处长各一人,秘书二至三人,处内分三股办事,下辖教练所等。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十二月设铁道部,各铁路管理局改属铁道部直辖,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铁道部并归交通部,铁路管理局复归交通部直辖。

猜你喜欢

  • 右螭

    起居舍人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起居郎为左螭,舍人为右螭,又并为修注”。

  • 署缺

    清朝职官之一种。清制,凡未经实授之缺,谓之署缺。其分两类:一为奏署,即由各衙署长官题奏,经皇帝允准派署,称署某官。一为委署,即由各衙署长官派委署理,称委署某官,如委署主事,委署章京等。

  • 春官侍郎

    官名。即礼部侍郎,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咸亨元年(670)复名礼部侍郎。参见“礼部侍郎”。官名。见“春官”。

  • 绣作

    宫廷作坊名。清置,属内务府广储司。掌绣织各种领、袖、补服、荷包等。设司匠、领催七人,各种匠役二百十七人。

  • 功曹令史

    官名,汉置为大司马属官,掌选署功劳等。《后汉书·王霸传》:“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

  • 左司侍郎

    官名。即尚书左丞,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因避讳改,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复名尚书左丞。

  • 熙春园都监

    官名。金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置熙春园,属上林署,以都监为主官,下设同监。

  • 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五卫之一。秩正三品。掌汉军万名。置营于涿州 (今河北涿县),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设职与属衙同左、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 中书科

    官署名 明清掌缮写册文、诰敕之机构。明洪武七年(1374)设直省舍人十人,隶中书省。九年改设中书舍人。十年改隶承敕监。建文(1399—1402)中革中书舍人,改设侍书,入文翰馆。永乐 (1403—14

  • 功曹

    ①官署名。汉朝始设,为地方官府职事机构。职掌选举,兼参诸曹事务。其主者,司隶校尉府称功曹从事,州府称治中从事,郡称功曹,县称功曹掾。南朝宋以后、北朝北魏为将军府诸曹之一,长官为参军事。隋唐王府、州,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