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亚元

亚元

科场称谓。明清指乡试举人第二名。以第一名称“解元”,故名。

猜你喜欢

  • 小秀才

    明初由国子生中选拔的人才。明太祖选择少数年轻举人、贡生等人国子学读书后,又令赴各衙门见习,取其中尤英敏者入文华、武英堂说书,谓之小秀才。

  • 长乐府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闽王王延钧改福州置。治长乐、侯官二县(今福建福州市)。辖境同唐福州。后晋开运二年(945),南唐灭闽,复为福州。

  • 永德

    渤海定王大元瑜年号(809—812)。凡四年。

  • 蚕陵县

    汉元鼎间置,因在蚕陵山下得名。治今四川茂县西北。两汉属蜀郡,三国蜀汉、西晋属汶山郡。东晋以后废。

  • 雷公炮炙论

    书名。南朝宋雷敩撰。三卷。约成书于公元五世纪末。载药三百余种,记述制药学基本知识以及十七种药物炮制加工方法,注意药品鉴别,描述药物性状。是南北朝以前药物炮制经验总结,也是中国最早的炮制学专著,成为后世

  • 符玺局

    官署名。隋代门下省置,掌符玺。设监二员,正六品。大业三年(607)改监为郎。

  • 杨义臣

    隋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东北)人。本姓尉迟,文帝以其父功赐姓杨氏。幼养宫中,及长,任陕州刺史。能驰射,颇有将才。曾率军战胜突厥达头可汗。仁寿初,为朔州总管。仁寿四年(604),炀帝即位,汉王杨谅于并州反,

  • 张宗禹

    清安徽毫州雉河集(今属涡阳)人。别号“小阎王”。张乐行族侄。咸丰三年(1853)参加捻军起义,五年参加捻军雉河集会盟,领镶黄旗。七年捻军接受太平天国领导,十年后封梁王,转战豫、陕间。同治三年(1864

  • 纲目体

    史书体裁名。编年记事的一种形式。纲为提要,目为叙事,便于阅读。创始于南宋朱熹的《通鉴纲目》。其后元陈��著《通鉴续编》、明商辂著《通鉴纲目续编》,都属此体。此体以大字提要称

  • 州郡令

    见“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