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萨克
一译伊斯哈克。清新疆哈密人。维吾尔族。郡王衔多罗贝勒玉素布次子。乾隆三十一年(1766)奉命护送哈密维吾尔人五百户赴伊犁屯田,归授二等台吉。次年父死袭爵。三十八年赴伊犁,授领队大臣,管理维吾尔屯田事务。四十一年还哈密。
一译伊斯哈克。清新疆哈密人。维吾尔族。郡王衔多罗贝勒玉素布次子。乾隆三十一年(1766)奉命护送哈密维吾尔人五百户赴伊犁屯田,归授二等台吉。次年父死袭爵。三十八年赴伊犁,授领队大臣,管理维吾尔屯田事务。四十一年还哈密。
秦律中一种特殊身分的人。《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葆子狱未断而诬告人,其罪当刑为隶臣,勿刑,刑其耐,有(又)系城旦六岁。”其身份有两说:一说即任子。《汉书·哀帝纪》:“除任子令。”颜师古注:“任
书名。清秦蕙田撰。二百六十二卷。蕙田以徐乾学《读礼通考》阙略不备,乃因其体例,网罗众说,历时三十八年,凡四易稿。分七十五类,于五礼古今沿革,本末源流,异同得失,都详加考订。《通典》、《通考》所载礼制,
亦名茄(加)子洲(《太平寰宇记》)。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大江中。唐、宋时周十二里。《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三年(328),陶侃、温峤等讨苏峻,军于茄子浦;郗鉴以都督扬州八郡诸军事自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
官名。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于詹事府右春坊置,一人,从八品。与左、右司直郎及左清纪郎共掌太子东宫弹劾、纠举之事。不常设。
清代政区。乾隆二十六年(1761)设参赞大臣一员,驻科布多城(今蒙古国科布多省省会),属定边左副将军节制,统辖阿尔泰山南北两麓厄鲁特蒙古与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诺尔乌梁海诸部地。同治三年(1864),沙
战国时楚国大臣。曾谏楚顷襄王任用不肖,“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顷襄王不听,遂请避于赵。后秦果攻楚,取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郢(今湖北荆州西北)、巫(今重庆巫山北)之地。顷襄王走城阳(今河南
957—995北宋时党项人。后周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子。幼补节院使,后为兵马都校,召为闲厩副使、知府州。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从太宗征河东,奉诏取岚州,以功迁崇仪使。淳化三年(992),累迁府州观察
1342—1419明浙江金华人,字伯静。初受朱元璋命,出使方国珍。后为李文忠幕僚,以亲老辞归。建文时,授监察御史,出为镇江知府。重修京口闸,得漕运、灌溉之利。成祖时升江西参政,奏免九郡荒田税粮。因忤上
?—973辽人。穆宗近侍,著帐奴隶。穆宗嗜酒好杀,暴虐无道。应历十九年(969),与盥人花哥、庖人辛古等六奴隶,在怀州行帐杀穆宗起义。保宁五年(973),被擒杀。
1034—1102一作“宫曲赞普”。意译“宝王”。藏传佛教萨迦派创始人。幼时从父兄学习宁玛派教法,后改从卓弥·释迦益希等人学新译密法,而以卓弥所传道果教授为主。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在后藏萨迦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