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
清德宗年号(1875—1908)。凡三十四年。
清德宗年号(1875—1908)。凡三十四年。
清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序始。曾评刻《三国演义》,将罗贯中原本加以修订,成为今日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官署名。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置,掌翻译和刻印儒学典籍。专以蒙古文翻译汉文儒学典籍,并司校勘。以太监检校书籍事管领,秩从三品。下设少监同检校书籍事,监丞参检校书籍事。辖监书博士(掌品定书画)、艺林
古代生活用具。以铜制成,用以照容,主要为圆板形,镜面光洁,镜背饰以花纹,背中央有钮,可穿绳握持。已知最早实例属于齐家文化,或素背,或有星形纹饰。商至西周的镜仍少,纹饰也限于弦纹、叶脉纹等。春秋时期开始
唐宋科举考试中为回避亲嫌而采取的一种考试方式。简称别试。唐开元二十四年(736),贡举由吏部移归礼部主持后规定,如有负责主考的礼部侍郎之亲戚故旧参加省试,则另设考场,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考试,称为别头
1468—1551明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原籍陕西高陵,字敬夫,号渼陂。弘治进士,选庶吉士。历官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正德五年(1510)以刘瑾案谪寿州同知,次年致仕。与康海相往还,制乐作戏自娱,终老
1574或1584—1648明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袭丈夫马千乘职,任石砫宣抚使。善骑射,通词翰。所部“白杆兵”,以善战著称。天启元年(1621)北上与后金作战。后又参与平奢崇明之战。因功授都督佥
明琼州(治今海南琼山东南琼州镇)人。黎族。嘉靖二十八年(1549)八月,琼州五指山黎民不堪忍受知州邵濬之暴虐,他联合崖州(治今海南三亚西北)、感恩(今海南东方南)、昌化(今海南昌化港)等地黎民,举行武
官名。南朝梁东宫有外监殿局、内监殿局;设宫监掌车驾之事。
相传为夏代贤人。许由之友,曾得尧之接济。见《庄子·大宗师》。意辛山 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边境。《魏书·太祖纪》:登国五年(390),拓跋珪至意辛山,会后燕兵讨破贺兰、纥突邻、纥奚诸部落,即此。
北宋政和四年(1114)改淯井监置。治武宁县(宣和中废为堡,旋又为砦。今珙县东)。辖境约今四川珙县、高县、长宁、兴文等县地。属潼州府路。元属马湖路。泰定二年(1325)改为州。明洪武五年(1372)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