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南菁书院

南菁书院

学校名。清光绪八年(1882)黄体芳创建于江苏江阴,十年秋开课。分经学、古学,内课生各二十名,外课生、附课生若干名,并设藏书楼。十二年设局汇刻《南菁丛书》等书。二十四年改为南菁高等学堂,旋因戊戌政变,徒留学堂之名,而内容一仍书院之旧。二十七年十二月江苏学政李殿林乃奏改南菁高等学堂为江苏全省高等学堂,设学额百名,调取原在院之肄业生及其他高等学生入学肄业。翌年二月正式开学。分备斋、正斋、专斋三斋。备斋相当于州县小学堂;正斋为高等学堂预科,四年毕业;专斋为专门之学,三年毕业。设政科、艺科两种。政科分经学、掌故等门为必修科。艺科分算学、理化、测量、东文(即日文)四门,为随意科(即选修科),习否听便。又设英文、法文两门,任学生自选。并设体操科。

猜你喜欢

  • 九州要记

    书名。一作《九州志》、《九州记》。晋著作郎乐资撰。四卷。记政区沿革、山川地理、古迹、民俗等。久佚。《史记集解》、《水经注》、《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等皆有援引。清王谟《汉唐地理书钞》有辑本一卷。

  • 节亲主

    西夏职官称谓。加于宗室重臣职称前,以示显贵。

  • 仫佬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伶、谨。源出古代百越族群西方支系。魏、晋、南北朝时被包括于僚、伶统称之内。唐宋至元明间,以穆老、木佬、木娄、姆佬等见于史籍。人口160648人(1990年)。主要聚居在今广西壮族

  • 苏冕

    ?—805唐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与弟衮、弁聚书至二万卷,手自刊校。著有《会要》。

  • 瑞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瑞州为路。属江西行省。治所、辖境同瑞州。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府。

  • 侯爵

    见“侯①”。

  • 折泉县

    汉置。治今山东五莲县西北。西汉初元元年(前48),封城阳荒王子根为折泉节侯于此。属琅邪郡。东汉废。

  • 孙旂

    ?—301西晋乐安(治今山东邹平东北苑城镇)人,字伯旗。察孝廉,迁黄门侍郎,出为荆州刺史。永熙中,征拜太子詹事,转卫尉,坐武库火免官。岁余,出为兖州刺史,迁平南将军。子弼及侄髦、辅、琰四人附会赵王伦心

  • 波兰灭亡记

    篇名。近人梁启超撰。概述波兰两度被瓜分灭亡的历史,揭露沙俄鲸吞蚕食诸国的扩张野心。用波兰灭亡的惨痛历史教训警戒清王朝,如不图自强,依赖大国庇护,只有速亡。借作维新变法宣传。初载光绪二十二年(1896)

  • 鹅湖之会

    南宋朱熹与陆九渊进行的一次哲学辩论会。淳熙二年(1175)四月间,吕祖谦约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等会朱熹于信州(今江西上饶)之鹅湖寺,讨论治学方法,意图调和朱、陆两家争执。朱熹主张“道问学”,谓当“泛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