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议局联合会
清末立宪派团体。宣统二年七月五日(1910.8.9)各省咨议局赴京请愿代表团据上年十一月十六日各省咨议局代表上海会议之决议,成立于北京。推汤化龙为主席,蒲殿俊为副主席,孙洪伊、杨廷栋、刘崇佑、雷奋、周树标、汪龙光、孟森、吴赐龄、王法勤为审查员。通过向资政院提出请开国会案,联合各省督抚、民间团体、商会、地方士绅及海外侨商举行了大规模请愿活动。清政府被迫许诺缩短“预备立宪”期限。次年四月皇族内阁建立,又两次上书反对。五月以该会为基础组成宪友会。
清末立宪派团体。宣统二年七月五日(1910.8.9)各省咨议局赴京请愿代表团据上年十一月十六日各省咨议局代表上海会议之决议,成立于北京。推汤化龙为主席,蒲殿俊为副主席,孙洪伊、杨廷栋、刘崇佑、雷奋、周树标、汪龙光、孟森、吴赐龄、王法勤为审查员。通过向资政院提出请开国会案,联合各省督抚、民间团体、商会、地方士绅及海外侨商举行了大规模请愿活动。清政府被迫许诺缩短“预备立宪”期限。次年四月皇族内阁建立,又两次上书反对。五月以该会为基础组成宪友会。
使职名。唐光宅元年(684)置,隶左、右肃政台,每年春发使八人,以四十八条纠察州县。
即“张甫”。
见“梅禄”。
后(後)官署名。元侍卫亲军指挥机构,五卫之一。秩正三品。掌汉军万户。置营于白雁口(今河北信安北),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设职与下属机构同左、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名。(1)宋代武臣阶官。系三班小使臣。元丰改制,定为正九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为保义郎。(2)宦官。宋政和二年,重定内侍官名,改高班置。
书名。东汉张仲景撰。十卷(一作三十六卷)。作者原著《伤寒杂病论》,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将其中专论“伤寒”的内容择出,而成《伤寒论》。其余论杂病的内容经后人整理而成《金匮要略》。北宋治平二年(1065)校
书名。清林春溥编撰。一卷。林氏据《史记》有关记载,列表说明孔门弟子。其姓名见于《论语》者,则附于后;又参考《春秋》三传、《孔子家语》,附以杂说,择善而从。并采每年时事足为证明者,列之上方,一纬一经,引
官名。南朝齐高帝建元四年(482),立国子学,属官有保学医二人,掌学中医药之事。后省,永明三年(485)复置。
古葬俗。以整木削凿成船形作葬具。发现于四川、福建两省。(1)四川船棺葬。1954年始发现于昭化(今广元市)宝轮院和巴县(今重庆市)冬笋坝。后在广汉、绵竹等县(今市)皆有发现。均长方形土坑竖穴,无封土。
书名。西晋皇甫谧撰。六卷。纂辑自唐尧至曹魏八代二千四百余年高节之士九十六人的事迹,其中东汉居三分之一。今存有《秘书二十一种》本、《汉魏丛书》本、《龙溪精舍丛书》本和《四部备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