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学斋文集
书名。清周树槐著。十二卷。初刊于咸丰二年(1852),咸丰八年重刊。收录论、议、说、序、记、传、书札、墓志等文。内容以反对有神论及关于风水、禄命、选日等迷信习俗为重点。此外还主张抗击英国武装侵略。反对禁银为币,谓“银之用五百有余年,国便之,民亦便之矣,乌乎废诸?”(《钱币论》)为研究作者思想之主要资料。
书名。清周树槐著。十二卷。初刊于咸丰二年(1852),咸丰八年重刊。收录论、议、说、序、记、传、书札、墓志等文。内容以反对有神论及关于风水、禄命、选日等迷信习俗为重点。此外还主张抗击英国武装侵略。反对禁银为币,谓“银之用五百有余年,国便之,民亦便之矣,乌乎废诸?”(《钱币论》)为研究作者思想之主要资料。
约467—529南朝齐、梁宜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俗姓周。七岁出家,曾受业于宝亮,僧柔等人。后在妙音寺讲《法华经》、《净名经》。撰有《成实论义疏》四十二卷。梁武帝敕令为光宅寺主,复任大僧正。为成实
见“白叠子”。
?—1517一作谢志山。明江西上犹横水寨人。畲族。正德十一年(1516),与蓝天凤(一作廷凤)领导江西赣州等地畲、汉两族人民,联合苗、瑶、壮等族起义群众进行抗明斗争。声威播及闽、粤、赣、湖广等省,并曾
即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又名东山,一名东榨子山。明永乐七年(1409)营建山陵,因改名天寿山。自成祖以后,明代诸帝皆葬于此。
一作田求。南朝宋溇中蛮人。元嘉十八年(441),因天门郡中令强征徭赋过重,率众起义,攻破溇中(今湖南慈利西)。宋荆州刺史刘义秀派兵镇压,并将溇中令革职,事始平息。
?—310十六国时人。 巴賨(或说氐)族。晋永康二年(301),舅李特于蜀反晋,称镇北大将军,受命为将。特子雄称益州牧,任为材官将军。遇事多被委决。雄称成都王,为太宰。成汉晏平二年(307)与李云率军
官名。乞万真为鲜卑语。北魏称通事人为乞万真。
中国古代伦理观念。商代卜辞中作“”(《金璋所藏甲骨卜辞》四六七),象祭祀祖先时有所奉献。殷高宗即位,“或乃亮阴,三年不言”(《书·无逸》),其子取名“孝己”,均为殷人重视“奉先思孝”(《书·太甲中》)
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唐乾宁初所置安圣、捧宸、保宁、宣(安)化四军,以嗣覃王等宗室分将之,戍卫京畿。乾宁三年(896),邠宁节度使李茂贞攻入京师,嗣覃王败,昭宗奔华州刺史韩建。次年,殿后四军二万余人因韩建之请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