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利邲咄陆可汗
即“阿史那弥射”。
即“阿史那弥射”。
在今河南陕县东。《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元年(934),潞王反,闵帝遣康义诚御之。“义诚至乾壕”,请降于潞王,即此。宋以后为镇。《元丰九域志》陕州陕县有乾壕镇。
古族名。秦至汉初游牧于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称月氏。西汉文帝初年遭匈奴冒顿单于攻击,被迫西迁,过大宛,西击大夏,使之臣服,并在妫水北(今阿姆河北)建立政权,史称大月氏。西汉武帝初,派张骞出使西域,至月氏
官名。唐中后期方镇使府军将,总兵权,任甚重,有都知兵马使、左右厢兵马使、前中后军兵马使、宅内兵马使等名目。肃宗以后,都知兵马使多为藩镇储帅。五代因之。
①使民更新,教育人民,开发民智。《书·康诰》:“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孔传:“居顺天命,为民日新之教。”②新归附之民。北魏征服后燕等地之后,将所俘人口迁入京师等地,谓之新民。可不改其俗,实行计口授
蒙古中统三年(1262)升邢州置。治邢台县(今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巨鹿、广宗等县以西,泜河以南,沙河以北地区。至元二年(1265)改为路。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府。属京师。清属直隶。1913年废。
?—950即马希广。五代时楚国君。公元947—950年在位。武穆王马殷之十五子,字德丕。袭封楚王。兄朗州节度使马希萼附南唐,率兵攻长沙争位。城破,与妻、子被杀。
又名东观。南朝学府之一。宋明帝泰始六年(470),以国学废,初建总明观,置祭酒、访举各一人,分儒、玄、史、文四科,每科置学士各十人。一说分儒、玄、史、文、阴阳五部学,学士二十人。大体为元嘉四学之旧。齐
土司名。明弘治七年(1494)置。长官吴姓。清同治间,停袭。司治始为头塘,后迁小庄,均在今贵州都匀市东南。管吴家司上等四十九寨。居民布依族、苗族。
?—711唐代突骑施汗国第二代君。乌质勒长子。唐神龙二年(706)十二月承袭嗢鹿州都督、怀德郡王。唐封之为贺腊毗伽十四姓钦化可汗,赐名守忠。景云二年(711)唐谋发北庭汉骑及突骑施、坚昆兵合击后突厥,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省称为左遂伯。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每方设一人,协掌本方行政事务。正五命。隋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