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寺主

寺主

佛教称谓。为寺院中负责日常事务的职僧。梵语中有以造寺之人为寺主,称毗诃罗沙弥;东汉时置寺主“使知一寺之事”,梵语名毗诃罗波罗,由寺内全体僧众推选,又称“知事僧”。

猜你喜欢

  • 读史管见

    书名。宋胡寅撰。三十卷。寅因忤秦桧,谪居新州,以《资治通鉴》事备而义少,故作此书。论周秦至五代得失,颇为严刻。间有感于时事,于蔡京、秦桧之事,尤深寓意。成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

  • 稻田使者

    官名。西汉置。据《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燕仓曾任假稻田使者。隶属大司农。

  • 古代盛酒器。祭祀时用以盛放鬯酒。以青铜铸成,椭圆,深腹圈足,有提梁,上有带钮盖。此外,亦有作鸱鸮一类鸟形或虎食人形者。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卣

  • 绣衣执法

    官名。新莽置。时王莽发大军结集边郡拟攻匈奴,吏士放纵扰民,故置,员五十五人,镇抚边郡,督大奸猾擅弄兵者。然皆货略为市,侵渔百姓。

  •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书名。王芸生编著。初出七册,1932—1934年天津大公报社印行。为忧国明耻而作,以时为次,以事为纲,详记清同治十年(1871)中日缔结《修好条约》至1919年五四运动四十八年间中日关系史事,揭露日本

  • 秦哀公

    ?—前501或作秦公、秦柏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公元前536—前501年在位。名失传。秦景公之子。秦哀公三十一年(前506),吴王阖闾伐楚,昭王出奔,吴入郢都。楚大夫申包胥求救于秦,哭于

  • 城口

    春秋楚之大隧、直辕、冥阨三隘道的总名。在今河南信阳市南豫、鄂界上。《左传》定公四年(前506):吴与蔡、唐伐楚。楚“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阨。子济

  • 书记官

    官名。清光绪间置,掌文书案牍。外务部、新陆军、国子监及川滇边务大臣属下皆置,又分为一、二、三等。详见“一等书记官”、“二等书记官”、“三等书记官”。

  • 考课

    依据一定标准考核官吏政绩的制度。秦汉分常课、大课,常课每年一次,大课三年一次。由两个系统进行,一是中央课郡、郡课县,为中央对地方的考课;一是公卿守相或各部门长官课其属吏,为上级对下级的考课。均评其殿最

  • 真定县

    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以东垣县改名,治今河北正定县南。唐初移治今正定县。载初元年(689)改为中山县,神龙元年(705)复为真定县。历为真定国、常山郡、恒山郡、恒州、镇州、真定府及真定路治所。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