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政殿说书
官名。北宋景祐元年(1034)置,为皇帝讲解经书史传,并备顾问应对,以士人官秩低、资历浅而学识可备讲说者充任。一说宋初曾置此官,其后废罢,景祐元年复置。四年,改为天章阁侍讲。庆历二年(1042),复为崇政殿说书。元丰改制,定为从七品。南宋侍从以上兼经筵称侍讲,庶官则称崇政殿说书。
官名。北宋景祐元年(1034)置,为皇帝讲解经书史传,并备顾问应对,以士人官秩低、资历浅而学识可备讲说者充任。一说宋初曾置此官,其后废罢,景祐元年复置。四年,改为天章阁侍讲。庆历二年(1042),复为崇政殿说书。元丰改制,定为从七品。南宋侍从以上兼经筵称侍讲,庶官则称崇政殿说书。
历(歷)书名。(1)清齐召南撰。不分卷。始三王五帝,止明洪武。三代以上以世列表,秦六国而下皆以年列表,按年标举重要史事,类似今之大事年表。其表以朝代自为起迄,首《三王五帝三代表》与《秦六国年表》均为合
?—305西晋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字伦叔。为司空张华所知,授秦州刺史。太安二年(303),因与镇守关中之河间王司马顒部将李含有宿怨,知含谋己,乃露檄上尚书,言顒将为乱,召发陇上兵以讨含。长沙
见“特健俟斤”。
徵)单于(?—179东汉时南匈奴单于。名呼征,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之子。光和元年(178)继单于位。次年,为东汉中郎将张修擅杀。
上海至江宁(今南京)铁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洋大臣请筑吴淞至江宁铁路,次年先筑淞沪段。二十九年闰五月订立《沪宁铁路借款合同》,向英国银公司借款三百二十五万镑,由该公司代为营造全路及行驶火车,
1281—1359元唐兀人。高智耀孙,高睿子。仕成宗至顺帝朝,历任监察御史、中书参知政事、宣政院使、中书平章政事、御史大夫等职。至正二年(1342),奏请于宣政院设崇教所,专理僧人狱讼。八年,被劾罢官
西汉置。《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因而遂氏焉。”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属魏郡,三国魏及西晋为阳平郡治。东魏改属魏尹。北齐省。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魏州。移治今山东莘县
柔然可汗伏图年号(506—507)。凡二年。
官名。辽南面官,中京留守司长官,兼领大定府政事,位中京都总管知大定府事上。
战国时人。赵王迁宠臣。赵悼襄王时,赵以数困于秦兵,欲再起用老将廉颇,他因与廉颇有仇,从中作梗,终使悼襄王以为廉颇已老而弃之不用。秦王政十八年(前229),秦将王翦伐赵,赵以李牧、司马尚御之,数破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