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性恶论

性恶论

荀子的人性学说。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突出反映在他的《性恶》篇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有“疾恶”、“好利”、“耳目之欲”、“好声色”等先天本性,故人性恶。古者圣王为防止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制定礼义制度以矫正人之性,故有礼义产生。指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顺人性,则破坏礼义制度,出现争夺,产生悖乱;克制矫正人性,达到“辞让”、“忠信”、“尊君”、“孝亲”、“守法”、“循礼”的道德要求,即可为善。因而“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历代儒者皆贬此说,韩愈以此为荀子之“小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至其以性为恶,以善为伪,诚未免于理未融。”

猜你喜欢

  • 东台舍人

    官名。即给事中。唐龙朔二年(662)改给事中为东台舍人,咸亨元年(670)复名给事中。

  • 司门

    ①官名。《周礼》地官司徒之属。分掌都城各城门开闭,监督出入,查禁货贿,通报宾客来访。郑玄注:“司门,若今城门校尉,主王城十二门。”西魏、北周仿《周礼》于地官府置,设中大夫,掌关门、城门、宫门启闭。②官

  • 山西部

    官署名。(1)明代户部十二属部之一。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原民部、度支部、金部、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各以布政使司为别,山西部为其中之一。领山西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

  • 皇王大纪

    书名。南宋胡宏撰。八十卷。所述上起盘古,下迄周末。以盘古、天皇、地皇、人皇、有巢、燧人为三皇纪,伏羲至尧、舜为五帝纪,夏、商、周为三王纪。自盘古至帝喾,年代不可考信,粗存名号事迹而已。自唐尧甲辰起,始

  • 兵曹清吏司

    官署名。明永乐元年(1403)置。北京行部所属六曹清吏司之一。设郎中、员外郎、主事主其事。十八年迁都北京,遂罢。

  • 司马肜

    ?—302晋宗室。字子徽。司马懿子。入晋,封梁王,为北中郎将,督邺城守事。元康六年(296),为征西大将军,都督雍、梁诸军事,领西戎校尉,屯好畤(今陕西乾县东),督周处等讨齐万年,因与处有隙,促令进军

  • 国统离合表

    书名。元姚燧撰。卷数不详。燧以宋朱熹《通鉴纲目》所记国统,散于逐年事首,不能一览而得其离合之概,遂著是书。年经国纬,如《史记》诸表。未见传本。

  • 四角

    南匈奴贵臣的合称。《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皆单于子弟,可依次继承单于位。

  • 迷魂墙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五月强伸守洛阳,筑战垒于城外四隅,至五门以内以外皆有屏障,谓之“迷魂墙”。蒙古兵以五百骑来追,伸率士卒二百人鼓噪而出,退敌兵。

  • 彤史

    官名。唐代始置,为后宫女官,隶尚仪局。设二人,正六品,掌纪功书过。明代亦置,同唐制,掌宴见进御之事。凡后妃宫人御于君所,谨记其月日。永乐以后职归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