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时
清满洲正黄旗人,佟佳氏。雍正七年(1729),以侍郎衔出使俄国,奉命祝贺俄皇彼得二世(ПетрⅡ)登极,并交涉准噶尔问题,为中国首次出使欧洲国家之使臣。次年抵俄京时,彼得二世已死,安娜·伊凡诺夫娜女皇(Анна Ивановна)继位当政,表示愿与清政府商谈引渡准噶尔逃人问题。
清满洲正黄旗人,佟佳氏。雍正七年(1729),以侍郎衔出使俄国,奉命祝贺俄皇彼得二世(ПетрⅡ)登极,并交涉准噶尔问题,为中国首次出使欧洲国家之使臣。次年抵俄京时,彼得二世已死,安娜·伊凡诺夫娜女皇(Анна Ивановна)继位当政,表示愿与清政府商谈引渡准噶尔逃人问题。
官名。东汉建安中曹操置,出征时督率诸将。职掌略同领军。三国蜀置。
殷代诸长官合称。《甲骨文合集》第三二九八○片:“甲午贞,其令多尹作王寝。”
战国魏国台名。相传魏武侯筑,在今河北大名县西南。
①东晋孝武帝置。治今四川安县东南。刘宋属巴西郡。隋开皇三年(583)废。②南朝宋置。治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属白水郡。西魏改为京兆县。北周复改为益昌县。北宋开宝五年(972)改为昭化县。
官名。唐开元中改太子千牛备身、太子备身左右置,侍卫太子。分隶太子左、右内率府,员各四十四人,从七品上。
或称壕堑、金源边堡。俗称成吉思汗边墙。金代为防御蒙古在北方边境地带所筑军事防御工程。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境内,少部分在蒙古国境内。横跨约2500公里,实际长度约7000余公里。据《金史》记载,天眷元年(
即“杼”。
?—718唐时契丹酋长。李尽忠从父弟。开元二年(714),突厥默啜可汗势衰,率部与突厥颉利发伊健啜归唐,玄宗赐丹书铁券。四年,复设松漠都督府,以之为松漠郡王,兼松漠都督。仍其府置静析军,以为经略大使。
?—1640明江西临川人,祖籍金溪,字正甫,号静原。万历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御史。天启年间曾疏诋东林党人,后又忤魏党,勒令闲住。崇祯元年(1628)复官,累迁工部右侍郎。十一年以督修京城功,擢礼部尚书,
西汉晁错上文帝奏疏。疏中提出重农、贵粟、抑商、防备边患和水旱灾害等主张。指出大工商主控制冶铁、铸钱、煮盐诸业,“兼并农人”,“交通王侯”,与朝廷相抗衡之危害,建议抑商重农,采取“入粟以受爵”措施,使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