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监
唐元和初于郴州治所郴县(今郴州市)城内置。以监所辖平阳县(今桂阳县)境内铜冶铸钱。五代晋天福元年(936)楚废平阳县,移监于其地。四年始比列郡。北宋天禧三年(1019)复于治所置平阳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桂阳、蓝山、嘉禾、临武等县地。南宋绍兴三年(1133)升为桂阳军。亦产银,所产“至精好,俗谓之子银,别处莫及”(《元和郡县志》)。宋有大凑山、大板源、龙岗、毛寿、九鼎、白竹、水头、石笋、大富等银坑。
唐元和初于郴州治所郴县(今郴州市)城内置。以监所辖平阳县(今桂阳县)境内铜冶铸钱。五代晋天福元年(936)楚废平阳县,移监于其地。四年始比列郡。北宋天禧三年(1019)复于治所置平阳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桂阳、蓝山、嘉禾、临武等县地。南宋绍兴三年(1133)升为桂阳军。亦产银,所产“至精好,俗谓之子银,别处莫及”(《元和郡县志》)。宋有大凑山、大板源、龙岗、毛寿、九鼎、白竹、水头、石笋、大富等银坑。
战国时魏文侯相李悝编纂的法典。李悝改革时,“撰次诸国法”,约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前407)编成,为中国第一部系统成文的法典。内容侧重于镇压和防止农民反抗斗争,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
北魏前期课田办法之一。即无牛家偿予有牛家代为耕田所付出之劳力。
历(歷)研究历史编纂理论与方法的学科。世界各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编纂经验,其编纂体例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在中国,历史编纂体例,主要有编年体、纪传体、典志体、纪事本末体、章节体和演义体等。此外,还有类书
元大德九年(1305)因地震,以平阳路改名。参见“平阳路”。
1833—1899清山东济宁人,字莱山,亦作来衫。咸丰进士,授编修。咸丰十年(1860)因在原籍办团练抗捐被革职,同治元年(1862)输饷复原职。光绪五年(1879)升内阁学士,受醇亲王奕譞倚重。十一
?—前163西汉赵人。文帝十五年(前165)以望气见文帝,言长安东北有五采神气,宜立祠上帝,以合符应。文帝于是作渭阳五帝庙,次年郊祀。又使博士诸生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事。遂以此贵幸,官至上大夫。复
《春秋繁露》篇名。认为天为万物之创造者,人之“曾祖父”,天按照自己的特点创造人:“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
书名。清李善兰撰。二卷。《则古昔斋算学》之五。继徐有壬、戴煦、沈钦裴、罗士琳之后对元朱世杰《四元玉鉴》之四元术提出独到见解。先释列位及加减乘除相消诸法,复改定算格,其一元、二元图与古同,三元、四元图与
922—992北宋初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人,字昭俭。后晋天福初以荫为殿直,历后汉、后周,迁供奉官,领承天军使。宋乾德中,随军攻蜀,蜀平,判四方馆事,复入蜀经略诸郡,防止变乱。开宝三年(970),为剑
突厥语音译。又作吐屯发。古代突厥汗国官名。由可汗派遣,常驻属国,负责监督行政和征收赋税。世袭,无员限。《周书·突厥传》:“大官有叶护,次设,次特勤,次俟利发,次吐屯发,及余小官凡二十八等,皆世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