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淮南东路

淮南东路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分淮南路置,至道三年(997)复与淮南西路合为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又分淮南路置,简称淮东路。治扬州(治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北部(徐州市、铜山县、邳州市、沛县、丰县除外),安徽全椒、明光、蒙城、涡阳以东北及河南永城、鹿邑等县地区。元丰元年(1078)又与淮南西路合并为淮南路,八年复分置淮南东路。元祐元年(1086)又并为淮南路,南宋初又分置淮南东路,宿、毫二州入金。元废。

猜你喜欢

  • 田正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田正司长官,掌管田猎事务。正四命。下设小田正上士以佐其职,领掌犬中士、司迹中士、弋禽中士、捕兽中士、掌皮中士、弭妖中士、剪蠹中士、庶蠹中士等官属。隋开皇

  • 古今图书集成

    书名。清康熙末允祉、陈梦雷编辑,雍正初蒋廷锡等重加编校,于雍正四年(1726)成书。一万卷,另目录四十卷。是中国古代仅次于《永乐大典》的一部类书。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编,下设三十二

  • 司库大夫

    官名。即库部郎中,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库部郎中。

  • 庚申江阴东南常熟西北乡日记

    书名。又名《寇难纪略》。清徐日襄撰。抄本。分上下篇。上篇按日记载咸丰十年(1860)三月至十一年五月常熟、江阴各乡地主士绅抗拒太平军事;下篇名《献曝愚忱》,向清朝当局反映太平军情报、进言镇压太平军策略

  • 扦关

    ①一作挺关,或作遗遗之门。战国赵地。在今陕西榆林市西北。②即江关。春秋楚筑。在今重庆奉节县东长江北岸赤甲山上。《后汉书·公孙述传》:东汉初,“东据扦关,于是尽有益州之地”。后世亦称楚关。旧说在湖北长阳

  • 太原县

    隋开皇十年(590)改晋阳县置,改龙山县为晋阳县。隋末二县同治并州城(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为并州治。唐又同为太原府治。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平北汉,城被毁,二县废;另于故城东置平晋县。明洪武

  • 史馆相

    北宋宰相兼监修国史的简称。

  • 萧岩

    巖)寿(1031—1077辽乙室已部人。道宗时,皇太后引用。历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咸雍四年(1068),从耶律仁先攻阻卜。十年,攻敌烈部,为敌烈部节度使。大康元年(1075),同知南院宣徽使事,迁

  • 户部钱法堂

    官署名。明天启五年(1625)置,掌宝泉局鼓铸事务,由督理钱法侍郎主管。清沿置,由户部满、汉右侍郎兼管。综理京师宝泉局、各直省钱局之政令及鼓铸事宜。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

  • 云峰胡先生文集

    书名。一作《云峰集》。元胡炳文撰。十卷。炳文诗文原本二十卷,后毁于兵。此集为其七世孙用光、八世孙浚掇拾散佚所编。凡杂文七卷,诗一卷,附录本传、行状及赠答题咏诗文二卷。有明正德二年(1507)何歆、罗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