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秦简公

秦简公

?—前400

战国时秦国国君。公元前414—前400年在位。名悼子,秦怀公子。在位时,魏军西进,至简公七年(前408),尽占河西(今陕西北部黄河与北洛水间的地带)。他疏浚洛水,城重泉(今陕西蒲城东南),以加强防御。又实施令吏带剑、初租禾等措施。

猜你喜欢

  • 易图明辨

    书名。清胡渭撰。十卷。是书继元陈应润,清黄宗羲、黄宗炎之后,着力驳斥所谓《周易》出自“河图”、“洛书”之说。“河出图,洛出书”本古代神话传说,五代末道士陈抟取大衍算数作五十五点之图,以当河图;取乾凿度

  • 光绪

    清德宗年号(1875—1908)。凡三十四年。

  • 罗罗斯宣慰司

    全称罗罗斯宣慰使司兼管军万户府。元在西南地区所设的一级地方政权,居行省之下,路、州之上。至元十二年(1275)置,隶云南省,其辖境与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大体相当。治建昌路(今四川西昌)。设宣慰使三员,

  • 驸马都尉

    官名。西汉武帝始置,皇帝出行时掌副车,秩比二千石。为侍从近臣,常用作加官。东汉员五人,名义上隶属光禄勋。魏晋沿置,与奉车都尉、骑都尉并号三都尉,多用作宗室、外戚、功臣子、贵族、亲近之臣的加官,或亦加于

  • 中书郎

    官名。西汉置,隶中书谒者令,职掌及沿革不详。三国吴置,掌草拟诏书,并常被派出执行皇帝使命,权任颇重。一说三国蜀亦置。魏、晋、南北朝时亦作为中书通事郎、中书侍郎的省称。

  • 平夷策

    书名。清赵沅英撰。稿本。作者为广东新会生员,咸丰七年(1857),英军侵占广州后,他连续上书献策,于用兵、地势、派捐、团练等皆有指陈。是书即为七篇上书的汇编,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认识及态度。已收入《

  • 刚县

    本战国齐刚邑,西汉置县。治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属泰山郡。东汉属济北国,三国魏属东平国。西晋改为刚平县,南朝宋废。

  • 梁山泊

    泊一作泺。在今山东梁山、郓城、巨野等县间。今梁山县治南梁山,原在巨野泽北岸不远。五代以后巨野泽南部淤涸,水体渐向北扩展。后晋开运元年(944)黄河在滑州决口,河水泻入原巨野泽区,环梁山而成巨浸,始称梁

  • 炮甲

    清代八旗炮兵之别称。满洲、蒙古每佐领下一人,隶于内火器营;汉军每旗四十人,设炮营一,附于骁骑营。

  • 针灸甲乙经

    书名。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魏晋间皇甫谧著。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系《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的分类合编。前六卷论脏腑、经络、俞穴、诊法与病机;后六卷各论病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