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人。或作史逸,或说即尹逸(佚)。周文王、武王时内史(一作大史),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四圣”。
1850—1926清末湖北枝江人,字彝卿。光绪九年(1883)以候选州判在吉林任职,督办边务。十一年五月奉命去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一带考察边情。历尽艰辛,往返一万六千余里。以亲身见闻并征引群书
又称莲社。东晋太元时,僧慧远与慧永、慧持、刘遗民、雷次宗等人结社于庐山东林寺,同修净土之法,又掘池种白莲,因号“白莲社”。宋以后,念佛盛行,各地续有莲社之组织。
?—1888清满洲正黄旗人,张佳氏。初从胜保镇压捻军,升协领,旋擢副都统。同治元年(1862)率吉林、黑龙江马队赴皖攻捻。七年擢杭州将军。光绪元年(1875)调绥远城,历宁夏、江宁。十一年充御前侍卫,
书名。清余瓒馨编。三卷。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进攻江西武宁县安乐乡等地,余氏以举人率团练顽抗。后将战死三百余人事迹辑为此编。其中余姓族人居大半。叙江西战事甚详。光绪十一年(1885)其族孙牒鍸又重
即“白眉可汗”。
?—618隋怀戎(今河北涿鹿西南)人。佛教徒。唐武德元年(618),乘县令设斋之机,率僧徒拥斋众起兵,杀县令及镇将,自称大乘皇帝,立尼静宜为邪输皇后,建元法轮。遣使召高开道,结为兄弟,封之为齐王,开道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掌理车驾。《左传·哀公六年》:“其臣差车鲍点。”杜预注:“差车,主车之官”。
中医名词。古代官方医学的分科。宋代分为九科:大方脉、小方脉、风科、产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疮肿兼折疡科、针兼灸科、金镞兼书禁科;元代分为十三科: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
①古代针刺疗法名。《素问·异法方宜论》:“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②九种针具:鑱针、员(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九针始见于战国后期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详于《灵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