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干(幹)
东魏、北齐时国家授予各级官吏以劳役人口之制度。依官员功勋大小,由皇帝勅给,可食一州、一郡(或同时食两郡)、一县之干。诸州刺史守令以下,干及力皆听敕乃给。食干有类食邑、食封,并可列入官衔,如《齐故侍中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左仆射吏部尚书太常卿食贝丘县干赫连公墓志》即其例。所授之干由州、郡、县所部之民(即隶户)充当。为所勅给之官员从事无偿劳动,或每干输绢十八匹,干身始能放免。参见“干”。
东魏、北齐时国家授予各级官吏以劳役人口之制度。依官员功勋大小,由皇帝勅给,可食一州、一郡(或同时食两郡)、一县之干。诸州刺史守令以下,干及力皆听敕乃给。食干有类食邑、食封,并可列入官衔,如《齐故侍中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左仆射吏部尚书太常卿食贝丘县干赫连公墓志》即其例。所授之干由州、郡、县所部之民(即隶户)充当。为所勅给之官员从事无偿劳动,或每干输绢十八匹,干身始能放免。参见“干”。
大理段素英年号,上承明应。
①清同治元年(1862)法国天主教川东主教范若瑟(Joseph EugeneJean Claude Desfleches,1814—1887)强占重庆崇国寺(长安寺)改建教堂,引起公愤。民众打毁天主堂
书名。元色目人葛逻禄迺贤(一作郭罗洛纳新)撰。十六卷。至正间,迺贤自浙江游历齐、鲁、陈、蔡、晋、魏、燕、赵各地,考察古迹,撰为此书,记述见闻。原本久佚,《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录出,编为三卷,常山郡
即“蜀汉后主”。
西汉置。治今山西临猗县南铁匠营村。西魏恭帝二年(555),改为桑泉县。北周明帝复为猗氏县。隋移治今临猗县。《宋史·郭忠孝传》:金兵南下,“忠孝独以蒲、解军三千至猗氏,遇金人,破之”,即此。汉至北魏属河
古代认识论命题。语见《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东汉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此致或为至。”程朱派多从认识事理角度训解,如程颐训
清光绪二十五年八月七日(1899.9.11)清政府全权大臣徐寿朋与朝鲜外部大臣朴齐纯在汉城签订。共十五款,附以“朝鲜国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两国互派公使和领事,不得以商人兼充,并不得兼理商务;两国商民
学校名。清宣统三年(1911)浙江巡抚增韫在杭州设立。分设机械、机织、染色三科,并附艺徒班。另设浙江省立中等工业教员养成所,以培养工业学堂教师为目的,分金工、木工、机织、染色四班。1912年后改名浙江
①做饭的人。《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厮役扈养,死者数百人。”何休注:“炊烹者曰养。”《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都官有秩史及离官啬夫,养各一人。”②春秋楚邑。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南老城东北。《左传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始置于国子监,三员,从六品。唐国子监沿置,一员,从六品下,掌判本监事务。北宋景祐二年(1035)置一员,以现任学官充任,或以京朝官、选人充,掌本监钱谷出纳之事。元丰改制,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