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鱼鳞大石塘

鱼鳞大石塘

清代海塘形式之一。用条石纵横叠砌,外形似鱼鳞状的重型海塘。黄光升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在浙江海盐修筑海塘时首创。塘基部分采用五纵五横的砌石方法,称“鱼鳞塘”。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浙江巡抚朱轼在海宁老盐仓筑海塘时加以发展改进:在每塘塘石上下左右均加凿槽榫;在合缝处加灌石灰糯米汁油灰;在条石间加铁攀嵌扣;塘基增设梅花桩。称“鱼鳞大石塘”。乾隆初年定为永久性海塘的标准。正式规定塘身为十八层,每层用厚一尺、宽一尺二寸,长约五尺的条石丁顺间砌,总高一丈八尺,底宽一丈二尺,顶宽四尺五寸,每丈用石料约17立方米,重47吨以上。条石间嵌扣铁锔、铁锭。塘基密布梅花桩,上筑三合土。并规定塘身九层以外砌坦水二道。据乾隆五十二年(1787)统计,已筑鱼鳞大石塘八九十里,并用千字文编序号,立石碑于塘顶,以便于管理。

猜你喜欢

  • 陈显良

    清广东广州人。早年加入天地会。咸丰四年(1854)与李文茂等在广州北郊聚众数万响应陈开佛山起义,并与陈开、李文茂等率起义军围攻广州。次年以统领水陆兵马大元帅名义照会英美法公使勿助清军。六年兵败,与周春

  • 乣军

    辽、金、元三代,由北方被征服的各族人组成的军兵。辽代分属契丹八部统领,泛称乣(糺)军,无定制。金代乣军形成正式兵种,分属东北路、西北路和西南路招讨使统领,诸乣军各有专名,地位低于部族军。由杂居的各族人

  • 孙抃

    996—1064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梦得。天圣进士。由通判绛州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皇祐中,权御史中丞,数劾宦官及执政大臣。喜荐人才,不争权位。嘉祐五年(1060)为枢密副使,旋迁参知政事。

  • 料估所

    官署名。清代工部所属之机构。雍正七年(1729)置,设满洲掌印司员一人,满、汉司员各四人,皆由本部堂官委派所属司员带原品充任。下设经承六人。掌估各项工程应用物料之数。在京千两以下兴作,由堂官交办,千两

  • 枫窗小牍

    书名。宋袁褧撰,子袁颐续。二卷。多记汴京见闻,亦及临安杂事。有关北宋后期南宋前期礼仪、风俗、政事、艺文等佚闻,可与史传相参较。

  • 开缺

    清代吏部之铨选制度。凡实缺官员,有过错而罪不至降级革职者,即下令开去本职,待另选他人充补者,称开缺。官位低者另候补委,高者另候简用。

  • 正选

    清代吏部铨选制度。为月选官员班秩之一。凡内外官缺出,以正班之员选补。单、双月选官缺,分别以进士、举人、恩贡、拔贡、副贡、荫生、散馆庶吉士、满教习、教习及捐输、应升、俸满即升、卓异、俸深、议叙、降调、开

  • 台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台州为路。治临海县(今市)。辖境相当今浙江台州市及宁海县地。属江浙行省。明洪武初改为府。

  • 夺门之变

    又称南宫复辟。明正统十四年(1449),明军与瓦剌战争中英宗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为瓦剌所俘,于谦等拥立英宗弟祁钰即位,是为景帝,以抗击瓦剌。景泰元年(1450),英宗获释回京,被称“太上皇”,幽禁

  • 乾道续修四朝会要

    书名。南宋陈俊卿、虞允文等撰。三百卷。绍兴九年(1139),诏续修元丰以后会要,累年未成。乾道四年(1168),以尚书左仆射陈俊卿兼提举编修。五年,秘书少监汪大猷请删定蔡攸所修《政和重修会要》。六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