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北回民联合总会

东北回民联合总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群众团体。1946年12月25日,在东北解放区哈尔滨市成立。以刘振寰为正主任,丁铁石、李子华为副主任,马德宗、丁溪野、高乾元等7人为委员。并在佳木斯、绥化、海伦、北安、四方台、呼兰、肇东等市、县、镇成立分会。先前成立的哈尔滨市回民联合会,亦归此会领导。其任务是:团结各阶层回民,反对蒋介石的大汉族主义,争取各民族平等,领导回民劳动群众的翻身斗争;成立和扩大回民武装,参加民主政府工作,开展回民文化、努力生产等。会后,曾组织肇东支队等十余支回民武装,多次举办过回民干部训练班;对发动东北回民支援解放战争起了一定作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总会停顿。各省、市地方之回民联合会,到1957年都改为“回民文化促进会”。

猜你喜欢

  • 槐因亦儿坚

    蒙古语音译。又译火因亦儿干。“槐因”意为“森林”,“亦儿坚”意为“百姓”,《元朝秘史》释为“林木中百姓”,又称“森林民”。《史集》称:“有些蒙古部落,其禹儿惕(营盘)在森林附近,便被称为槐因亦儿坚,即

  • 西夏语

    西夏党项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布在今宁夏、甘肃、陕北、内蒙、青海一带,现早已消亡。11世纪西夏立国前创制的西夏文为其记录文字。语音上声母分重唇、轻唇、舌头、舌上、牙、齿头、正齿、喉、来日

  • 巴勒达尔

    ?—177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札萨克图汗※格埒克延丕勒长子。乾隆六年(1741),袭札萨克多罗郡王。七年,袭札萨克图汗号,授盟长。十三年(1748

  • 西壁智海

    西夏高僧。党项人。被封为真义国师。在榆林窟(今属甘肃省安西县)西夏晚期洞窟29窟西壁绘有供养像,其像后有沙州、瓜州监军司官员供养像。

  • 浩尔畏

    裕固语音译。亦称撂抛子。用皮条或毛绳制成的一种古老的抛石工具。双折一米左右,折处较宽大,有一小兜,放置石块,用臂力抡转绳子,待加速至一定程度时,将绳子的一头松开,即可将石块抛出。放牧时用以抛石驱赶羊群

  • 济宁郡王

    元封爵。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至元二十四年(1287),弘吉剌部主德薛禅曾孙帖木儿驸马受封。

  • 达努节

    又称“祖娘节”。解放前广西巴马、都安等地瑶族最隆重的祭祖节日。每年夏历五月廿九日举行,传说是为了纪念创造万物的女天神“密洛陀”,一说是庆贺瑶族“始祖娘娘”米罗莎的诞生。每逢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准备甜酒

  • 通巴

    藏语音译,藏犁。四川甘孜藏区康定地方常用的生产工具。犁身长3—4尺,犁杠长约8尺,均为木质,铧较小,铁质,铧身两侧各有一翅,用于耕地,把犁杠直接系在二牛并立横缚牛角的顶杠上,犁起的土可两边分倒,与内地

  • 巴山

    ?—1673清朝将领。哈达(今辽宁开原东)人。隶满洲镶黄旗。瓜尔佳氏。初任佐领,骁勇善战。天聪五年(1631),从太宗征明,围大凌河(今辽宁锦县)。六年,从征察哈尔部。八年,授骑都尉世职,任参领。崇德

  • 毛纺工艺局

    内蒙古早期的纺织业。由归绥兵备道胡孚宸于1905年创办。设于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从将军、副都统、台府筹银4千两,商股1千两为资本,以官商合办方式经营。雇佣50余手工匠人,以手工操作木织机,生